泸州市江阳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成功创建的背后
4月25日晚8时许,四川省泸州市奥体中心灯火辉煌,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开幕式举行,江阳区老体协组织100名老年人表演的太极拳(扇),现场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
江阳区自2019年4月启动“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创建以来,通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健全组织、培育骨干、夯实基础、完善网络、创新活动、群众参与等“组合拳”,推动全区太极拳(剑)运动健身项目蓬勃开展,喜获“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称号,正在积极争创“全国老年人太极拳之乡”。
健全格局 太极之风悄然兴起
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广泛参与、技术水平较高的健身项目。
江阳区作为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具备良好的老年人体育健身基础条件。
“我区以老年人体育‘三进’为载体,以‘人才、阵地、活动’三大建设为抓手,在全区开展太极拳(剑)推广普及活动……”2019年4月,江阳区印发《关于创建“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广泛普及太极拳(剑)运动,拉开了“四川省老年人太极拳(剑)之乡”创建的序幕。
在创建工作中,江阳区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政主导、部门尽责、协会组织、社会支持、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人工作格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督办组、综合协调组,负责日常创建工作。
创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支持。江阳区高度重视,坚持将老年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保证全年工作正常运转,并落实专项创建经费,全力支持创建工作。
在主城区办公用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区委、区政府为区老体协协调解决了28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彻底改变了区老体协过去办公活动阵地不足的问题。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太极拳(剑)辅导站、练习点分布合理,每个街镇建有太极拳(剑)骨干队伍……”近两年来,前来调研的省、市老体协有关领导,对江阳区太极拳(剑)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夯实基础 太极活动全面展开
42式太极拳动作行云流水,招式刚柔并济,42式太极剑银光闪闪,让人目不暇接……4月22日早上,记者在长江现代城滨江路看到,一支20多人、着装统一的队伍在辅导员的示范下,正在练习太极拳。
为了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太极拳(剑)健身运动,江阳区老体协成立了太极拳(剑)专委会,建成太极拳(剑)辅导站35个,每个街镇建有太极拳(剑)骨干队伍,配有骨干教练员、辅导员,社区均有太极拳(剑)代表队。
“针对主城区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我区积极向市上汇报,近年来建成公园25个、生态体育馆1个,免费向健身老年人开放。”江阳区老体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阳区将张坝生态体育公园、沱江景观大道、养老服务中心等场地命名为市级老年体育指定活动场地,搭建起全市太极拳(剑)定点交流平台。
目前,江阳区已建成中小型体育场地300余个、晨(晚)练点100余个,“15分钟健身圈”社区50个,实现了区、街镇、村(社区)三级体育设施全覆盖。
前不久,江阳区太极拳队代表泸州市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老运会太极拳(剑)比赛,两个集体项目均获得第二名、个人比赛项目获得两个第一名的好成绩。近两年来,江阳区在全国、全省、全市在太极拳(剑)比赛中,多次获得荣誉。
培育壮大 太极健身蔚然成风
4月24日早上,天气晴好,长江滨江路、白塔广场、江阳公园、乡村广场……老年人练太极拳(剑)的身影随处可见。
太极拳(剑)的普及,离不开骨干队伍的培育壮大。
近年来,江阳区积极吸纳和培育老年体育健身项目人才。目前,全区已有中国武术六段、杨氏太极拳第七代传人、国家一级拳击裁判员等一定知名度的太极拳(剑)领军人物9名,在全国太极拳(剑)比赛中获奖17次、省级太极拳(剑)比赛中获奖40次,彰显了江阳区太极拳(剑)队伍的实力。
目前,江阳区15个街镇均成立了中老年人太极拳(剑)队,已登记注册骨干队伍35支,下设133支太极拳(剑)队,不断加大太极拳(剑)队伍的覆盖面,太极健身蔚然成风。
2019年以来,江阳区已举办各类太极拳(剑)培训班17期,参训人数达1000余名。
为了丰富老年人太极拳(剑)活动,江阳区每年组织太极拳(剑)等老年体育健身项目展示交流活动4次以上,疫情期间采取线上展示的方式,先后在百子图广场、江阳公园、滨江路广场等大型活动场地,组织开展了200余人的太极拳(剑)展演活动,观众达4000余人。
目前,全区常年参加太极拳(剑)健身锻炼的老年人约9000人。
今年70岁的老张,是丹林镇丹林社区居民,他坚信“生命在于运动”,“练习太极拳近10年,不仅身上的小毛病练掉了,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文图/通讯员:张敏 袁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