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全民运动的开展,网球这个活动项目越来越受老年人喜爱了。上周,四川省级机关老年人网球俱乐部承办的“水井坊”杯四川省级机关第四届老年人网球比赛在省运动技术学院开赛。来自省级机关及其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央驻蓉单位等38支代表队230多名老年选手参赛。赛场上,老运动员们显得生龙活虎, 一招一式打得有板有眼。本期,本报记者走进玩网球的这群老人们——
概述篇
四川省级机关老年人网球俱乐部
四川省级机关老年人网球俱乐部于1987年4月19日成立,俱乐部成员由成立时的47人发展到如今400余人,其中年纪最大的会员是100岁老人黄星桥。随着省级机关老年人网球俱乐部的不断发展,四川省老年体育协会于2006年批准俱乐部为其下属的网球分会。
二十多年来,省级机关老年人网球俱乐部在保持以网球健身为主的同时,积极开展歌咏、舞蹈、太极拳、棋牌、书画摄影等活动,使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代表四川省组队参加各项重大老年网球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俱乐部负责人介绍说:“俱乐部的会员经过持之以恒的网球运动,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广交了朋友、丰富了生活,大家都为能有这样一个康乐之家而倍感骄傲!”
成都康华网球俱乐部
还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大多数都是离退休人员,年龄最大的为98岁高龄,每周一、三、五都会聚集到川大网球场,打打网球、聊聊家常,时常还组织一些以网球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健康、快乐地享受着网球带来的乐趣——这个集体,就是成都康华网球俱乐部。
“我们这个俱乐部是在1997年由川大、川音、气象学院的几个教授一起创办的,开始也就10多个人,2000年正式加入了市网协,现在注册会员有130多人,大多数都是离退休人员。”俱乐部主任谢学惠介绍。说起会员壮大的过程,谢学惠笑言:“大多数人都是朋友介绍来的,还有一些人是路过这里,看到我们打球,就主动要求加入。最有趣的是,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个人看见我们的会员背着网球拍,两人就聊了起来,最后也加入了我们俱乐部。其实90%的会员开始都不会打网球,新加入的会员有教练来教,两三个月就打得有模有样了。”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成都各大企事业单位也有老年人自己的网球协会或者俱乐部,比如成都市老干部网球馆一队、611所、成都军区、青羊区等都有老年网球队。(本报记者 王彦力)
故事篇
93岁老红军刘延凯:坚持打网球身体好!
在四川省第28届老年人网球比赛现场,活跃着一位老年人的身影,有比赛时,他是场下最“卖力”的“拉拉队员”,为队友加油、鼓劲,为队友拿衣服、送水,没有比赛时,他便操起球拍,在新球场上过一把比赛的“瘾”。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曾参加过1985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一届四川省老年人网球比赛,如今已经93岁的老革命、老红军刘延凯。
刘延凯老人于1920年出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老人就开始从事网球运动。并于1985年凉山州第一次组织网球队时,就参加了州网球队,与队员们一道参加了当年在重庆举办的第一届四川省老年网球赛。
“当时西昌没有网球场,网球爱好者们就在西昌市老体育馆的游泳沲,冬季把水抽干来当网球场。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大家都坚持每天练习。”老人回忆说,直到1988年,州政府院内才建了一片较为正规的网球场。
从那时起,老人每天坚持锻炼。每天上午八、九点钟就骑自行车来到昌平网球场,打一两个小时网球,然后再骑自行车去买菜、做饭。
“我现在93岁了,身体什么‘毛病’都没有,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很正常!”老人一直坚持锻炼,有比赛时积极参加比赛。这次因为年龄限制不能亲自上场比赛,老人也闲不住,主动来当工作人员,在赛场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给队友加油、鼓劲、送水等。
2010年,刘延凯被凉山州老体协评为“健康老人”。
除了网球运动外,刘延凯老人还参加老年大学的歌舞团,唱歌、跳舞,每周三次。从坚持锻炼中,老人尝到了“甜头”,因此一直坚持了下来。“要一直坚持下去,活到老,运动、锻炼到老!”(省老体协供稿)
71岁李哲:打网球身体好 娃娃也安心
在四川大学体育中心的网球场,记者看到了不少老年朋友都在打网球。李哲老大爷是一位网球爱好者,三年前就加入了成都市青羊区老年网球协会。“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会坐公交车到网球场上锻炼一番。”看到李大爷又跑又跳,一会又扣杀,完全看不出他今年已经71岁高龄了。说到这么多运动方式,为何选择了打网球,李大爷告诉记者:“我原来上班的时候身体不好,特别是肠胃这些。退休后觉得没有事情做,要找个锻炼一方面对身体有好处另外一方面也好混时间,所以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打网球了。你别说,运动之后,我的这些毛病都有好转。”记者了解到,不仅李大爷自己出来运动,还把自己65岁的老伴刘奶奶也动员出来打网球了:“娃娃在外地工作,很少陪我们,我们打网球,身体好了娃娃在外面上班也安心了。”(本报记者 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