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红旗飘扬在老地方——贵州省湄潭抗疫抗魔攻坚战杂记
2020-04-03 10:4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一曲《红旗飘扬在老地方》的独唱旋律优美,歌词鼓舞人心。这支曲子是在湄潭县2020春节联欢晚会茶博会展中心主会场演唱的,那天晚上,排雷英雄杜富国回到了湄潭,与家乡父老一起观看演出。演员们放声高歌,歌颂伟大的党的英明领导,讴歌伟大祖国七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就在里面还沉浸在《红旗飘扬在老地方》那优美动人的旋律中时。大年正月初二,从祖国的武汉传来了惊人的消息。冠状病毒攻击武汉,紧接着武汉封城。中国传统节日的祥和被万恶的疫情冲走了,一时间,湖北封城,河南封城,贵阳封城;一时间遵义封城、湄潭封城;一时间,路口设卡,小区设防,人人自危。华夏的大地上,出现了“高速车影孤,大街行客独。千村路口闭,万户门不出”的可怕局面,随着电视屏幕上各地冠状病毒病人数量的增加,人们在担心,在害怕,在预防,在抗争。
这是恒古未有的现象,这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这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考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部署这场全民攻坚战。
湄潭,当然不能落后。1月27日,中共湄潭县委组织部向全县党组织、共产党员发表了公开信,要求全县党支部切实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自觉担当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这是中共湄潭县委的命令。防疫抗疫,全县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众志成城,万众于心,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
作为一名党培养教育多年的共产党员,我有幸参加了这场战斗。我退休后担任湄潭县老体协主席兼县老区建设艺术团团长,另外还担任贵阳湄潭商会的名义会长。疫情来临,我利用“微信”这一普通而又特殊的通讯工具,在微信群里及时通报武汉的消息,公布结合广播、电台、电视防疫抗疫的相关消息,传达根据县里关于疫情防治的相关要求。很快,两个团队的共产党员积极响应,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抗疫战争,为湄潭抗击新冠状病毒疫病举起了红色的大旗。
离退休干部党员同志首先是服从命令,他们宅家抗疫,不乱出行,不添乱,利用手机的信息传播快、传播及时优势转发主媒体有关于疫情内容,向身边的亲友,向老部下、向同事、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筑牢防疫大堤。
群防群治,人人有责。退休的老年党员积极参与小区管理,耐心劝阻,积极监督,主动担当。他们到防疫劝导站、小区登记点配合工作,主动走向抗疫第一线。他们中间,有的党员同志一天、两天、三天、或者一个星期,十天地在坚持战斗。整个老体协,表现较为突出的有赵义容、秦建敏、邬厚芬、张正谊、王道生。
老体协下设多个团队,秦建敏、冯志兰是湄潭县爱心公益协会的会员,他们组织物资,到一线慰问工作人员,武术协会的党员安守勤为武术协会的几百人捐款登记造册,做好服务工作。
1月29日,湄潭县红十字会公布公告,接受抗疫捐赠。老体协各团队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号召会员捐资抗疫。武术协会退休共产党员尚明义、安守琴、舒永辉等带头捐资,300多人积资63000元;京剧协会捐资4200元;县烟草公司退休党员田茂华首先在县老体协舞蹈协会发起倡议,登山协会40人,捐资5300元;体育舞蹈协会20多名会员,捐资2100元;老区艺术团30多名会员自觉捐款4100元;“湄江之声”合唱团团长、公务员、退休党员杨仁学在微信群中发出倡议,捐赠人达108人,共捐赠14410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湄江供销社下岗职工老共产党员徐锦然,退休后住遵义,通过微信知道家乡在抗疫捐赠,也主动捐出500元的爱心善款。一周时间老体协及各团队自发倡议,大家慷慨解囊;几乎是同时,茶缘健身队、紫丁香健身队,武术协会、羽毛球协会、象棋协会纷纷响应,人心向武汉,人心为抗疫,整个老体协共捐资近10万元。
由于特殊时期,整个捐资活动没有发一分文件,没有开一次会议。党员带头,社会参与,使得湄潭的捐赠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湄江镇供销社退休女职工、共产党员徐锦然家住遵义市,也通过微信捐款500元。
令人感动的是这些捐赠人中,除有公务员、事业退休人员,还有企业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工,他们在党员的带动下也纷纷捐款表达的爱国热情。县老体协常务理事会的共产党员王道生,张正谊,蔡建霞等。自发组织捐赠1300元,购买水果、牛奶慰问县城区劝导点、县红十字会、新闻媒体工作者。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富民强,人民的幸福指数较高。由于退休后兴趣爱好广泛,不少人参加的团队多,加上退休前单位、党支部,社区党支部分别都在发动捐赠,这些同志一处都不拉下,有的甚至参加了三、四个地方,捐款金额上千元。还有贵阳贵阳商会,在微信群里看到了老体协各团队捐款的信息,也捐来48050元。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尽管我们的党员同志大部分人不能出门,但他们人心向武汉,人心向疫病中的亲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踊跃捐款,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同袍的关心,对同胞的牵挂,他们站了出来,毫不吝啬。
除了积极与党员同志们组织捐款外,我也与同志们一道,上小区劝导点、红十字会、多彩贵州湄潭记者站慰问,并在捐款中积极捐款。我是贵阳湄潭商会的名誉会长,带头捐资1000元,在老区艺术团带头捐赠300元,在体育舞蹈协会捐200元,在“湄江之声”合唱团捐赠200元,慰问一线防疫人员,捐赠300元,合计捐赠2000元。四川汶川地震,我交了1000元的特殊党费。这场疫情,没有人动员我,自动捐赠,是一位共产党员的拳拳报国之心。
湄潭是红色老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湄潭,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建设红色政权,使得革命的红旗较早地飘扬在这西南边陲。如今,红旗依旧鲜艳,因为这里的每一个支部,都是坚固的战斗堡垒,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的优秀儿女,都是新时代的先锋模范。
(作者:贵州省湄潭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会长 喻万华)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