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出征天门凯旋归
2020-04-17 07:54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庚子鼠年春节的钟声还未敲响,全国上下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无情的打扰了,没有了热闹的街道,也没有了喧嚣的城市,更没有了走亲访友,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作为一名护士,自愿写下请战书,“愿为战疫情,随时听从调令,听从指挥,不计报酬,挺身而出,时刻准备着。”2月11日下午,正在家给儿子辅导功课的我,接到援鄂紧急通知,简单收拾行李,匆匆与家人告别就奔赴战场,自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我暗暗为自己加油鼓劲,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辜负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重托与信任,全力以赴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多年来在重症监护室的工作经验,践行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的神圣使命,更好地为疫区人民服务。
到达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后,我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想象中更严峻。在认真学习了医院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知识和熟练掌握了如何穿脱防护服后,我很快被安排在ICU病区工作。在进病区前,紧张、害怕、忐忑等不安情绪突然涌上心头,可当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进入病区,看到那些因感染新冠肺炎躺在病床上需要照顾的患者后,那些不安情绪反而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说实话,在重症监护室每天的工作确实很累,还要克服许多困难。护目镜太紧,勒的头疼、鼻梁疼;一出汗护目镜像被雨淋过一样,看的头晕;防护服里衣服被汗水浸湿,风吹过来湿冷湿冷的。病区的患者和平时接触的患者一样,有清醒的、有不清醒(昏迷)的、有躁动的、有呼吸不好、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他们期待的眼神让我终生难忘,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术,为他们减轻痛苦;用温暖的心,带给他们安慰;用轻柔的话语,让他们看到早日康复的希望。为了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在医院里有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回到住处也得分清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在住处大门口要用消毒水喷洒鞋底,回到房门口,要用消毒水喷洒全身,将外衣脱下悬挂于门口,还要消毒手、门把手,换鞋,进入污染区,再换鞋,进入半污染区——浴室,洗澡至少要半个小时,水温还要稍微热点,感觉就是要用热水把可能潜在的病毒洗掉,然后用消毒水浸泡衣服,喷洒房间。虽然每天下班已经很累,但这些事必须要做,一点也不能马虎。每天在隔离病区里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只能在闲暇之余匆匆和家人通话,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还担心着我在前线的安危,听到5岁的儿子用稚嫩的童声对我说“妈妈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尤其是听到丈夫告诉我,县领导、县卫健局和医院领导多次到家里看望慰问,妇联和医院的志愿者们每周都为家送来瓜果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时,眼泪一下子就从眼眶里流出来了,在这里,感谢各级领导对我的关怀支持和家人对我的理解,你们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在ICU病区工作14天后,我又转战到刚刚接管成立的感染三病区,这里收治的大多都是意识清醒的重症患者,他们所有的饮食、起居、给药、治疗等都由我和战友来完成,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工作。3月6日接通知对病区进行整体搬迁,我用轮椅推着患者转移,因为路上喷的有消毒液,我脚上又套着鞋套,走路和上下楼梯的时候特别滑,所以特别费劲,我一度累的两条腿都抬不起来,防护服里的衣服全都湿透了,在克服了种种困难后,我们终于将病区的12名患者全部转移。更令人欣慰的是,每天总有患者陆陆续续痊愈出院,“谢谢你们,是你们山西姑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救了我,让我能够更好地活下去。”患者们在离开时纷纷向我们表达谢意。2月27日,由中共天门市委书记庄光明、天门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杨兴铭署名的感谢信,寄到了我院,信中对我们不惧危险、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援助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3月2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下午,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天门市496例患者全部清零,抗疫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3月23日,我们在圆满完成历时42天的医疗援助任务后平安回到运城。
(作者:芮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关海梅)
(责任编辑:沈士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