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他为居家抗疫忘我的冲锋陷阵
2020-05-07 09:3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记转业不转色的山西省中阳县老干部原糖酒公司副经理杨文斌
杨文斌,男,现年75岁,196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总参防化部五七六一七部队服役,为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戍边守疆十六年,在部队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军队党委下达的任务,受到嘉奖。一九六七年入党。改革开放后的一九八二年,他听从党和军队的安排,从副营职岗位上转业到山西省中阳县糖酒公司。
多年来,他保持部队养成的良好作风,转业不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主席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崇高宗旨。
二零二零年的春天,喜庆祥和的年味,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扫而光,新型冠状病毒一个陌生的名字,在一夜之间被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猖獗的疫情在神州大地上肆意蔓延,大有不可一世,疯狂肆虐之势。
大年初一,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抗疫命令,要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命令就是冲锋的号角,时间就是转瞬即逝的战机,一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阻击战、防疫战在中阳大地上打响。
在这关键时刻,杨文斌同志作为县老干总支南街党支部负责人,不顾当时被查出肺部感染的严重肺病,第一时间带领所属党员和群众不停的、想方设法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防控工作。
从难从严既稽查又宣讲
闻风而动,刻不容缓。中阳县离退休各基层党支部书记们快速行动,老杨更是抢先一步,立即组织支部的党员们投入到抗击疫情居家锻炼的战斗中,他与各小组长电话联系(区域划分三个小组),像发布战斗命令似的,要他们想方设法和组员通话,以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心,在疫情防控的第一天起,以身作则,不外出,不串门,不聚集,不聚餐,并对自己区域内的离退休人员同样做到“四不”,以居家隔离为荣,不给国家添乱,听从党和政府抗疫防控期间战略指示,直至疫情趋稳,形成常态化。
老杨本按医生吩咐,应少操劳多休息,可他每天牺牲休息时间,除吃饭、吃药外,整天在小区巡逻,对外来人员盘查、劝返,不让他们和小区住户接触,他日复一日,为保一方平安默默奉献着。
隔壁邻居老侯看到他如此痴情,关心地对老杨说:“身体也当紧,你千万别累着。”老杨无语一笑了之。
不辞辛苦奔走捐款
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全国各地基层党组织为新型冠状病毒给武汉带来灾难捐款,每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国家出现困难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起先锋队模范作用,冲锋在前,本着自愿的原则为灾区捐款。杨文斌同志接到通知后立马行动,南街党支部分两次进行捐款,第一次捐款十一人,居住分散,上门服务,冒着被感染,拖着疲惫的身体挨门挨户收缴(按间隔两米对话、收缴)。第二次捐款四十二人,往返上门,既要收款,还要给行动不便、耳聋的老干部讲解。为现年九十八岁,抗日战争参加革命的老英雄崔郁文上门服务,听完讲述,老人家取出500元人民币支援灾区,这不是简单的捐款,是一幕动人心弦的场景。两次捐款五十三名党员,贰佰元、壹佰元者居多,共合人民币壹万零伍佰元,该党支部按时(2020年3月1日)上交中阳县老干部局党支部,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捐款任务。
为居家锻炼出谋划策
杨文斌同志2003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积极引导离退休老干部积极锻炼,每个队巡回活动,他擅长书法(专攻楷书)、太极拳(剑)有功夫,秧歌、扇子、柔力球也能来几下,台球、门球很有招式。疫情袭来,他要队友们宅家个人活动,用手机联系,视频开通,多渠道互相串联。利用体育器材(替代物)沙发、椅子、床,做各种力量辅助练习N组N次。深蹲、俯卧支撑,量力而行。客厅、走廊、阳台舞扇、扭秧歌、练剑。书法练习,也可吹拉弹唱,这些活动自我调整,交叉活动,做到居家有事,居家有乐。老杨为不放心。利用每月党员活动日(3月18日)除学习县组织部规定的内容外,询问各组宅家锻炼的情况,做到活动项目多样有兴趣,丰富不孤独。
中阳县老干总支南街党支部在杨文斌同志的带领下,居家抗议,居家锻炼,丰富多彩,走在了兄弟党支部的前面,笔者5月6日见到杨文斌老同志,他说:“居家抗疫居家锻炼是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法。但还不能掉以轻心,我在部队是防化兵兵种,对此有研究,细菌、病毒有潜伏期,反复扩散很有可能,我们仍不能松懈,要防控常太化。我作为受党和人民军队培养多年的一名干部,出点力劳点心,保一方平安为己任是应该的,我要继续为宅家抗疫、宅家锻炼做好善后工作,也没有什么可写的”。多么简单的话语,多么朴实无华的表白,我面对他默默无语,内心感动的热浪像锅中的开水,翻滚不止。只有为这位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用彼人浅簿的文学底子拿起我手中的拙笔表述一番,才能使我的心灵有一点点的慰藉。
(作者: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老年体协通讯员 曹马良)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