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于凤琴:居家健身展示柔力球的魅力
2020-05-18 13:07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河北省青县——盘古开天的传说在这一方沧桑热土上流传千百年。公元二零二零,岁在庚子,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荆楚大地,蔓延波及全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春夏之交的盘古公园,姹紫嫣红,风景秀丽。清晨与黄昏,伴随着一阵阵优美动听的乐曲声,青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于凤琴教练带领她的柔力球队,把集观赏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的柔力球,演绎的行云流水、连绵起伏、精美绝伦。
柔力球的感染力
携手搭平台,共同抗疫情。4月30日,于凤琴看到自己拍摄的短视频《柔力球·复兴的力量》在中国老年体协网发布,心情非常激动,当即电话联系沧州市老年体协柔力球队负责人张淑平教练,畅谈了欲建立全国柔力球群的设想并一拍即合。建群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国就有近400人进群学习。有贵州、辽宁、湖南等地柔力球爱好者发来视频并畅谈学习体会。为了每天晚上20点至21点的网上培训课,于凤琴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盘古公园拍小视频。她从100多个小视频中选出40多个教学视频供大家学习,球友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让大家掌握每个套路基本要领,她网上留下作业,让学员自己拍视频报送,发现问题她给予及时纠正。说起柔力球,于凤琴教练如数家珍。十年前,她结识的青县柔力球创始人张维生先生,从小喜欢舞蹈的于凤琴教练虚心向张维生先生请教,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于凤琴教练对柔力球的迷恋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几乎把全部的业余时间用在学球、练球、教球上面。目前,柔力球运动在青县蓬勃开展,柔力球初学者学员800余人,2016年,青县通过全国柔力球专委会评定,荣膺第二批“全国柔力球之乡”光荣称号。
柔力球的创新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2016年10月下旬,安徽省凤阳县举办的全国首届柔力球双拍双球交流活动及双拍双球培训班,青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柔力球专项指导委员会主任、青县柔力球代表队总教练于凤琴应邀前往示范教学,指导培训有她自己编排并在全国推广的双拍双球第28套健身套路《敬老院的月季花》。由于于凤琴指导精心、培训热情、执教认真,班里418名学员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培训班中,学员中年龄最大的70多岁,其中也有年轻貌美、激情四溢的70后新秀,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训,双球双排柔力球展示的更加精彩迷人。2013年至2019年担任历届沧州市中老年柔力球交流比赛活动裁判长,河北省柔力球老年人交流展示活动裁判,全国首届中老年柔力球双拍双球交流活动裁判。如今,余凤琴作为国家级教练、国家级裁判,不仅经常参加全国柔力球大型比赛、展演及培训活动还从事全国柔力球单拍、双拍技巧创编网络教学活动,赢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柔力球爱好者的普遍赞誉。
柔力球的艺术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于凤琴教练说,柔力球是流动的艺术,她要求每一位参赛队员要用身法、步法、手法来充分表现编排套路的艺术空间。因为柔力球运动是把太极的精髓、网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精华融为一体,具有表演性、娱乐性和竞技性。而欣赏于凤琴教练创编的柔力球曲目,人们会感觉到更多的是其艺术化和观赏性。于凤琴说,“注重柔力球的艺术观赏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颈、肩、腰、腿、眼、脑、内脏器官功能够得到较全面的改善和发展”。她还说,“注重艺术观赏性,队员的靓丽身姿和闪展腾挪的步伐可以发挥到极致,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具有良好的作用,练习者的协调、反应能力都会有所提高”。真的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2012年,青县柔力球队参加全国柔力球四川德阳决赛,获乙组个人第二名。同年,于凤琴教练获汉中柔力球交流赛全国分站赛个人自选套路第二名,获全国第四届久久星杯柔力球邀请赛个人优胜奖,获北京市第十一、十二届柔力球比赛个人自选优胜奖等近50次奖项。于凤琴创编的双拍双球集体自选《祖国之恋》,是首个参加全国大赛的表演套路,并在山西“全国柔力球之乡”比赛中获优胜奖,在广州第十五届“皇岗杯”全国老年人柔力球交流活动中获优胜奖。
一尊盘古像,凝聚着于凤琴侠肝义胆的性格;一条大运河,见证了于凤琴古道热肠的品质;一片大平原,扩展着于凤琴包容豁达的胸怀。采访于凤琴教练,她的笑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健康中国的伟大构想,召唤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永远也不会放弃柔力球,因为那是我钟爱的事业”。
(作者:沧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崔云良)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