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居家练拳众参与,浩然气之战疫情
2020-05-27 08:13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重庆市北碚区老年大学太极拳老师苏其才,武术六段,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武术拳师,从教 20 年,系重庆杨式门第七代传人、北碚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式李支传承人。在新冠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积级倡导和组织老年学员开展了“宅家心不宅,课停学不休”的居家健身防疫视频教学和习拳交流活动。本文系对苏老师在疫情期实施网络视频点评、指导老年大学太极拳五班学员宅家练拳的真实记录。
∆ ∇
2 月 5 日 ◎阳光班长:你在旷野的自然田园中打拳,自然、从容,“步随身换”表现得很自如,好。注意,两手向下双採时,胯也要随之渐沉(转单鞭和转十字手两处)。还有一个是十字手下蹲时,身体有些倾斜变形,其他都比较好。你的明显进步,跟你这段时间一直带头坚持疫期练拳分不开的。有心者,事竟成。相信你的拳艺会随着你对五班的成功管理而得到同步的飞跃。
2 月 5 日 ◎小蒋:蒋同学拳打得比较轻稳、均匀、冷静,好。有三个地方注意一下:揽雀尾的左脚要向内勾一下;如封似闭不翘脚尖;十字手下蹲时膝有下跪之嫌。总体来说,打得好,继续努力,坚持不懈。
∆ ∇
2 月 7 日 ◎小刘:连续看了你的太极拳视频两遍,很好。中正,胯基本上有沉的感觉,不错。就是两手如果相互照应,合住就更好。合住,就是两个手仿佛在一起拉开,又一起合拢的意思。多练就好了。好!
2 月 8 日 ◎小罗:小罗的太极起式做得不错。一般情况下,打拳前先拉几十个起式,一身拉顺,全身拉开,让气全身畅通,走起套路来就比较舒服。平时也可以单独拉起式锻炼,也是练太极。好,小罗,坚持下去,一有空闲时间就练,打不了全套,拉拉起式,练练单式也有收益。
2 月 8 日 ◎小孙:小孙这路拳打得还可以。均匀轻灵,动作比较清楚。问题乃然是胯,有点撑,没更好的松沉。请仔细看看我才发的几个示范动作,多看一下我作的起式,就能更好的知道如何沉胯开胯。不错。小孙:继续努力。
2 月 12 日 ◎老谢:老谢打得好。中正稳沉,胯基本上有一定变化。好。另外,若能把一身再打开一些,特别是双手,显得有些拘束,再开大一点,把肩关节拉开,用身体去拉,不要手主动拉,两腿再把它走满,如此,效果更好。好。坚持下去,用心打好,必能入门。
∆ ∇
2 月 15 日 ◎小窦:小窦打得好,打得认真。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更好的感受到身体的细微变化。一定要用意,但不能太重,意重则形拘。放开些,大胆的动,放开的打,一定更自然。打得好。坚持。
2 月 17 日 ◎柳大姐:柳大姐进步太大了。记得刚转到我教班时,要求一定要从头来。常言道:“学拳容易改拳难”。通过近两年自身的努力,进步了,祝贺你。另外,还有一点要注意,我从你家地板砖间接看到,你上步时落脚往往有点斜,前脚没摆正, 请一定改正,否则时间長了,两脚内膝韧带容易拉伤,影响下肢运动。切记。希望继续努力,继续进步。
∆ ∇
2 月 17 日 ◎小张:小张同学的拳打得真好,还有点我打的味道。因光线问题,人不太清楚,但拳走出了波涛起伏的味道,中正、大 气、自然。相当好。以后开学了,老师讲课时,更进一步学好,将太极拳内在的要求用身体反应出来。多练,多练, 多练。
2 月 20 日 ◎小沈:打得好。这是你 1990 年在九院太极拳培训班与你父母一起跟我学拳入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个拳架在班上是一个样板, 进一步完善,在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拳架。虽然你因工作,初学后二十多年没练了,现在捡起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初学入门时走对了路,学规范了, 到哪里哪时都能走对,少走弯路。同学们,太极拳入门学习时一定要认真学正确,一定要规范,切莫忽视走错了路。入门正确少走弯,学拳容易改拳难,先入为主终生受,误入旁门难纠偏。切记。
2 月 24 日 ◎小明同学:明同学拳打得清静,均匀,比较规范,好。就是开始那两个弓步,后面那个脚,脚尖应向内勾一下,两脚之间在 60 度左右,注意步型的细节。角度大了,裆过开而合不够,劲合不住。时间长了就明白了。好。继续努力。
2 月 28 日 ◎小玲同学:小玲同学的拳手脚走得比较轻灵,全身比较协调,打得比较规范。有一个地方,搂膝拗步右脚上步斜了,注意,要 落正。你的拳很好,有提升的大空间。 疫期中别间断,利用这个时间,把拳打好,把身体练好。祝你和你丈夫及全家身体健康,快乐幸福。
2月28日 ◎小杨: 小杨,你的拳还比较连贯,一招一式比较清楚,不错。 一看就是一个练拳不久的同学,基础还比较可以。只是有一个初学者通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膝过脚尖。弓步的前脚膝盖一定要保持在脚尖之上,有上顶的感觉,不能有下跪之意。造成的原因是前胯撑起向前顶出而形成。身体向前运动时,前胯要有向后向下沉着之意就能克服。可以向心去感受。一定能改正过来。好,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3 月 3 日 ◎小曹:小曹的第一路拳打得比较柔和,动作是正确的,就这样长期打下去,必有收获。注意你的手腕,从起式到整个过程,要坐腕,不要塌腕。就是说腕要立起来,不要吊起、懈起。腕既要灵活又要坚强,叫“坐腕展指”。记住,习惯了就自然了。用心去习惯。
3 月 3 日,◎谭大姐:谭大姐的拳打得好。腰胯走出来了,为此,拳势则圆,则正,则虚实分明。这几式打得平稳、轻靜。好!另外要注意几处步形:手挥琵琶左脚虚步脚掌斜了,单鞭弓步后脚一定要内勾,保持 两脚约 60 度左右,云手步形是平行步,走成八字步了。 拳要真正提高升华,必须明白太极拳拳法含手眼身步四法。而四法之根基则是步法,而步法之落步则表现于步形,正确的步形有利于步法的变化和轻灵,有利于劲力根基的稳定。如此必须要明白步形的正确要求。细节决定正误,正确的步形步法决定拳的质量,它法之施展,望把步形落正确。学拳从学脚开始,万里征途始于足下。切记。
3 月 3 日 ◎青茶:老刘可以。沉得好,柔,有鼓荡之势。注意:招式尽量规范点就更好。招式的正确是基础,是先哲们的结晶,各派有各派的标准。先规范再发展,空间大。
3 月 3 日 ◎阳光班长:好。持之以恒,带头修炼。注意你的胯,揽雀尾的按,后胯要主动向前送,稳住上身走腰胯,这样就中正安舒了。很好,继续带头打拳,让正气充满疫期。
3月6日 ◎小王: 头顶矿泉水瓶练拳,好,稳沉,但不可常练,否则适得其反。常练则头沉,习惯则项僵。头在运动中是很灵巧的,无所不变,无所不为,头领身躯而动,体由头调而变,内含“虚灵顶劲”。所以头之神韵,必显其灵,勿求其固,顶必轻虚。当然对于有些打拳摇头晃脑者,用这个方法来矫枉过正,倒是一个方法,不能全盘否定。好,可以适当练练。注意:在于心不在于形。头要练出向上领的顶劲(用意稳住头顶产生向上提之劲),牵动全身;不要练成向上托的撑劲(将头往上撑,用劲向上顶),顶物也。头必轻灵勿实重。
∆ ∇
3 月 7 日,◎雪野:雪野打得很好。有松透之感,柔中有刚,蓄含内力,有连绵之势,劲意清晰。注意手与头的协调配合,搂膝拗步右手向右后化开时,头也随之向右后转,再慢慢转回来。你的拳很好,是佼佼者,与你平时的坚持和执着分不开。好, 继续努力,多交流,多学习,与你师兄弟们一起共同提高。
3 月 15 ◎小刘:这是第二次传视频,拳轻稳,有灵气。这次双手协调得好,才有灵气之显。十指相连,指指相扣,虚手之指找实手,十指分开如抽絲。劲走于身,形于手指,开合于心,劲牵于意,形由心生,心由形显,形心相合,十指连心。
3 月 27 日 ◎大师兄:不愧为五班同学的大师兄。拳规范正确,顺畅均匀,好。注意你的 虚手开得不够,有端缩之疵。明显有两处,起式后的左掤式右手,搂膝拗步左手的搂膝。注意就行了。
●老师寄语: 这是太极拳五班疫情期间练拳的真实写照。太极五班在班长阳光群的鼓励和倡导下,人人参与疫情期间在家练拳和视频互动,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予以点评、交流、学习,形成了一个风气,充实、增强了网群的正能量和内容,同时也丰富了我们宅家的生活。希望各班的同学们在班长的带动下也加强太极拳练习,共同战胜疫情,争取提前到学校享受学习。同学们:别放弃锻炼,别放弃打拳,别消极防预,要主动增强。从自己做起,别破坏自然,将坏事变好事,太极修善缘。共振产生巨大的能量。士兵的齐步走可以把桥震断,国际歌的歌声可以摧毁一个腐朽的旧世界。我们都来练太极,相信什么瘟疫都能战胜。坚持不懈打太极,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疫情宅家,连续 50 天通过微信与大家一起共同抗疫,分享太极文化,交流人生感悟,传播太极能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望以后继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勉励。在此,衷心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一起迎来抗疫战争的完全胜利。谢谢大家!
●同学感言: 阳光群班长总结道:“我们五班群在苏老师、王老师的带领下,正能量很足,特别是非常时期尤为重要。同学们爱这个为老年人搭建的好平台,感谢太极部的各位领导,不计报酬,为大家服务。更要衷心的感谢我们敬爱的苏其才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倡议同学们在家练拳,发录像由老师点评,使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收获挺好!”
(作者:苏其才)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