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 -> 正文

[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居家助力奔小康

2020-06-03 09:10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天下洪洞,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霍岳苍苍,汾水波波。荷塘百里,香远益清。上霍候一级,北行约15公里,有一座村庄。这里,老村八荒,古韵飘荡。树木葱葱,芳草萋萋。亭台楼阁,书香满园。别墅式的村民居住区、现代化的永乐园,文化景区鳞次栉比,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生动铺展。村头高大的墙壁上有耀眼醒目的两个红色大字:永乐。

  产业兴旺 利民的项目多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得看“头羊”。村党支部书记席苏顺对乡村振兴战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跳出单一的农业概念,实现乡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由此带动村民收入稳定增长,让老百姓居住的乡村成为人民向往的美丽家园。”由此,永乐村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提升妇女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水平,切实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将妇女作用发挥最大化,以妇女群众为中心,让妇女群众当主角,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多亏家门口有这么个厂子,既没有污染,又是手头活,让我这样的农村留守老太婆有事干,能够自食其力。”边糊灯笼边笑着说。在家的她在村里的灯笼厂断断续续干了多年,每月能赚到一两千元,感觉相当满足。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利于破解农村留守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灯笼是个手头活,适合妇女、老人,有了厂子,无事生非的就少了,很少有人打牌、信教、扯皮拉筋了。”

  生态宜居 家园的环境美了

  从2015年开始,永乐村逐步完善村里的旅游设施。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努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拓展产业链条,通过建设永乐园、文化墙、花圃,硬化景区观光道路,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如今,永乐村观光的游客在这里散步、观花、拍照,热闹极了。“真是太美啦,像一幅画一样,这永乐园太让我陶醉了。”游客们不禁感叹永乐村环境的纯净优美。来到村里,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一条条道路笔直洁净,修建的广场上笑声连连,一座座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一排排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十分吸睛……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一曲曲和谐的“乐章”,无不彰显着永乐村村群众生活的惬意。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们不难看出,永乐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出的努力。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永乐村提出既要“颜值”,又要“气质”,更要“幸福”的发展目标。

  乡风文明 村民的笑容甜了

  “让每一位村民享受到乡村发展的红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最重要建设者和受益者。”村党支部书记席苏顺说“乡村的美不能‘光顾面子、不管里子’,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让群众呆得舒服,住得开心。”这是所有村干部的共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永乐村把丰富多彩的孝道文化、历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风民俗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建设特点。

  每年在村上开展“好媳妇”“好公婆”“致富带头人”评选,让那些婆媳关系不和谐的人们看到榜样,让缺乏内生动力的农户提升致富的动力;着力展示有历史特色等内容的英模先贤,让人们在体验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忘历史;在村道两旁的文化墙上,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法律法规、党的建设等内容融入其中,让村民在感受文化的同时,对党的大政方针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村民生活条件改善,乡风文明好了。如今,村文化广场上,每天都能看到村民一起说笑、跳广场舞的身影。

  生活富裕 大家的钱袋鼓了。

  众人眼中的永乐村,村容村貌规整得没话说,首个实现全村水、电、网、路、垃圾分类、污水分类等10个全覆盖。此外,还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级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村两委围绕国家政策和农民利益服务。党员干部一直在全身心投入,不停想心思发展,抢抓机遇。

  每位党员,必怀初心,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2018年以来,在党组织有力引导下,永乐村集体收入 8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00元。生态农业持续向好。

  永乐村为所有七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需要日间照料所有老年人。在这可以享有可口的饭菜,晚上再由子女把老人接回家共享天伦。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村里老人的老年生活更添滋润和幸福荣光。的确,“彩韵永乐、诗韵永乐、古韵永乐”不仅是人文意义上的“永乐文化”打造,而重要是焕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新永乐!

  育人为本,家长们的心安了

  席苏顺于1986年任永乐村党支部书记时就注重尊师重教、以德育人,新建了一所高标准的花园式幼儿园和小学,幼儿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不断地开展趣味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享受健康快乐幸福教育。在小学他率先提出“九个一”德育示范工程。1999年永乐学校以“环境育人,养成教育”为特色,被授予首批“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席书记每年他都要参加六一儿童节活动,给全体师生提出新的希望。每年七一他组织学生与党员一起在毛泽东塑像前唱革命歌曲,讲革命烈士的故事,让师生接受红色教育。家长们都说:孩子在这儿学习生活开心,我们放心了。

  永乐未来以乡贤馆为核心,广泛发动,全面实施“千名乡贤帮百村”活动,吸引和凝聚包括因品德、才干为乡人推崇敬重的本土精英,因求学、从政、经商而离乡的外出精英,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精英等各方乡贤人士,发挥他们丰富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等作用,从而激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力量,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美丽乡村。

  (作者:山西洪洞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 贾北安)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