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 -> 正文

[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我的“天使之路”

2020-06-11 17:45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2020,庚子年,全球数百万人罹患新冠肺炎,全国数万名护士驰援湖北,逆行抗疫。5月12日,第109个“国际护士节”,我获得了省卫健委颁发的护龄满30年荣誉证书。我试图找一个词语来诠释“护士”这个职业,表达30年来从事这项工作的感受;也试图从30年的职业生涯中采撷一段闪光的日子作为纪念,但记忆所到之处,除了生与死,余下的皆是琐碎与庸常,而我已在这庸常中青丝染霜。就如铭刻在特鲁多医生墓碑上的文字:“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啊,医学对于疾病的治疗终归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能够给予病人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从1990年入职至今,我轮转过四个科室。那时候医疗条件有限,基层医院分科不是很细。在大内科,接触的多是慢性病患者,各系统疾病都有,走廊尽头几间病房相对隔离收住传染病人。我护理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肾病综合征的少年,面色浮肿苍白,眼神无奈无助,那时还没有血液透析室,他靠打点滴支持对症治疗,长期的住院让他的父亲衰老沧桑;记忆深刻的还有一位患肺结核的大学生,疾病让他萎靡不振,不修边幅,治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够配合和坚持,对生活和前途信心尽失;还有一位先天性心脏病的年轻人,心慌气短无耐力是他的日常,还经常会送来抢救,余生屈指可数,但有强烈的求生愿望,缺乏安全感。这些病人的模样在脑海中依旧清晰如昨,那时候,我和他们就如同朋友,关系融洽,我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机体承受能力,心理适应程度,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每次护理时,都小心翼翼,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更多的时候是给他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详细的健康指导,用温度传递能量,让他们鼓起勇气去面对。

  我想,护士的职业内涵就是——照护。

  到急诊科以后,工作性质有了变化,遇到的多是急、危、重症患者。没有内科要求的温婉细致,多了些专业要求和快节奏。那时常见有服毒的、溺水的、心肌梗死等,生生死死在那里是寻常,但惊心动魄!护士面对的有时会是家属的崩溃,但依旧要去安慰、帮助;记得有一个溺水的五岁儿童,大家尽全力也没能抢救过来,孩子的父亲跪在床头,不哭,只是一声声呼唤他孩子的乳名,让他起来喝点吃点,那种无法接受事实的绝望,让所有的同事唏嘘落泪!

  我想,护士这个职业应该有强烈的——同情心,同理心。

  后来,我到了妇产科——这是医院中唯一有喜悦的地方,产房,每天都会有新生命的到来,但伴随这新生的,还有产妇十月怀胎的艰辛与分娩的疼痛,一人两命,她们似乎是更需要关注与关爱的,也注定产科的风险更大!从备孕,孕期保健到孩子呱呱坠地,更是需要护士、助产士护她母子周全!记得最忙的时候,一个夜班生了十二个孩子,三个人值班,俗话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累!但看到一个个孕妇经历痛苦最终顺利分娩,幸福也是由衷的!

  老护士长退休座谈时一句“黑头发进,白头发出”让我瞬间泪目;新护士朋友圈里写道“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同样让我感概万千!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看着眼前的荣誉证书,多少岁月已然流走!刚入职那日,朝阳初升,春风微拂,转眼已是夕阳无限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我想,我就是那盏灯,那盏由南丁格尔女士擎起的灯,用我三十年的庸常而忙碌岁月擎起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去陪伴每一段被疾病搁浅的生命,去照亮和我从事同样职业的后来者!

  (作者: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人民医院 刘国强)

(责任编辑:薛松)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