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 -> 正文

[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四月家书

2020-06-19 12:0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文博:

  见字如晤,字见臻心!

  自从去年九月,你身负中国人民陆军重托,离开妻儿老小,远去乌克兰异国他乡留学,至今没有相聚。在这半年多的日日夜夜里,我们彼此无不牵挂。尽管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疫情却挡不住万物复苏。现在已告别宅家日子。家人的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我作为岳母,一纸家书对你这个远离祖国的女婿有太多的话要说。

  当你所在之地乌克兰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而我们的家乡重庆已是春意盎然。随着部分地区在院疫情病例清零,人们也开始踏上复工路途。作为疫情爆发地武汉将于四月八日解封,经过全民抗疫努力,我们重庆人的生活也开始慢慢恢复往常。你所熟悉的家园已变成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全家老少,安然无恙。在宅家的60多天里,你四岁的女儿朵朵似乎成长了许多。她从每天必看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中掌握了很多词汇。诸如:新冠病毒肺炎、驰援武汉、方舱医院、逆行者、自愿者,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等。真是令人欣慰。疫情以来,有多少人在坚守。我的女——你的妻不愧为白衣天使称号。她虽然无缘请战去武汉抗疫一线,却始终战斗在西南医院的岗位上。每天穿着隔离服,戴着封闭口罩,尽可能少喝水、少“方便”,以保证有更多时间尽医生之所责。每当她下班回家时,总能看到她脸上被口罩勒过的深深印痕。对此,她却说这算不了什么,比起在武汉抗疫的医护人员差远了。记得在2月里,她奉命去江北国际机场给归国同仁检测疫情,她感到很荣光。在这春暖花开之际,也是疫情当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百姓,当以不串门、不聚会、不添乱为己任。

  我作为一名中共老党员,为社会奉献余热也是我的夙愿。

  我们大渡口区退教协,已于三月初上班了。我们组织全区400多名退休教师党员抗疫捐款5万多元。我作为重庆《雁之声》通讯员,忙里偷闲,积极撰写稿件宣传抗疫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在抗疫英雄的感染下,我的思想得到了洗礼。我暗下决心,在有生之年更好的胜任区退教协副秘书长工作。

  这次春的疫情让我有很多感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从来不是一间房子,或者一桌好菜,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家就在,心在一起就是团圆。我想你一定有认同感吧!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我们中国在疫情期间,说封城就封城。说封路就封路。并且物质供给充足,不停电,不停水,不停网,居民生活有保障;超市供应稳定,生活必需品集中送上门。只有中国,对新冠病人应收尽收。不计城市、不计得失。有一个真实 案例,我大渡口的一个同学一家六口不幸被武汉来渝探亲的胞兄传染,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集中住进重庆歌乐山医院。隔离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他们像亲人一般。一日三餐,品质上乘。水果应有尽有。就连他平日不吃水果之人,也恋上了水果。经过50多天的隔离治疗,他康复出院时,还得到1000元的慰问金呢。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向中国这样?!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我们应该庆幸自己是中国人。我要说,今生有幸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作为中国留学生,此刻站在乌克兰国土上的你,一定要增强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范意识。据了解,乌克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扩散,预计疫情高峰在4月15日——25日来临。你一定要依靠中国驻乌克兰大使,响应党地政府的好召,做到出门一定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开窗通风,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远离“新冠病毒”,保证个人安危。更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练俄语,努力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将来为报效祖国做出应有贡献。

  我们期待,你明年学成平安归来。

  暂搁笔。

  岳母 杜烨

(作者:重庆市大渡口区老年人体育协会长征学校 杜烨  )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