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 -> 正文

[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宅家抗疫小记

2020-06-23 10:09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己亥末,庚子初。在农历新旧年交替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搅得湖北武汉乃至全国都不得安宁。

  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上自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全都处在了空前的临战抗疫状态。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初期跳跃式的确诊、死亡人数一下子把人们的气息提到了嗓子眼,特别是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除夕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我感到疫情的严重程度前所未有,虽近花甲之年却难隐焦虑之心!

  小区封闭了,以往少有看电视的我,那几天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新闻上,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亲临指导,广大医护人员冒死一线抢救,人民军队保驾护航,全国人民齐心抗疫,指标曲线日趋向好等等好消息,一点一点地打消了我的顾虑。

  三天一次外出购物,这是必须承受的风险考验。出门前,先让老伴按照央视宣讲的那样认真检查口罩佩戴是否正确,再在衣兜里装上十几粒瓜子用于开关电梯。在超市,几乎不说话,眼睛在货架来回移动,看准了用两指尖夹起商品装进购物车,用微信快速付款。疾步回家后,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提示下,立刻打好几遍香皂在流水下洗手。后来,洗手几乎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模了一下东西就立马想到洗手,由于洗手的频率过高,以至于在寒冬腊月我的冻疮手更是雪上加霜,手都差点脱皮烂了。此前家里没有备用过75%浓度的酒精,由于口罩紧缺,重复使用已成为必然。为了节省,也顾不了微信传言的真假,每次购物回来就把电吹风开到热风最大档对口罩进行“消毒”。

  各级党委政府一再强调:疫情期间,非常时期,人们“宅家”就是为抗击疫情作贡献。想起“新冠”没来时,在渝北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的情景,学老师运笔,与同学交流,真是无比快乐。那时,每天走街遛弯打乒乓,总觉得练书法的时间不多。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我这样出去走惯了的人,“宅家”三五两月定会是一段难熬的日子。何不增加练习书法的时间呢?这样既为抗疫作了贡献,又能提高书法水平,重要的是自己还安全,如此一举三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说干就干,元宵节后临贴的时间由原来的两小时增加了一倍,时至今日已逐字临写欧楷《九成宫醴泉铭》三遍,临写行书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二遍、背临一遍。

  期间还偶尔创作书法作品以检验临贴之成效,2月18日、4月16日分别向渝北区老年诗书画影研究会网展、区会参加重庆市文化艺术行业协会网展投稿抗疫书法作品各2幅。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家阳台虽没有梧桐树,但有黄桷兰和金银花。金银花缠绕栏杆,枝叶茂盛,花香四溢。3月10日24时,重庆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果然在3月16日,去年曾留在金银花丛中的鸟窝再次迎来了它的主人--小鸟又下了5个鸟蛋。临贴间隙,我又多了一点点牵挂与欣赏,雨大了淋着没有?天冷了鸟妈擅离职守“打望”去了吗?好在每次隔着玻璃门观察的时候,鸟妈都非常尽心尽力地孵蛋,两周以后小鸟终于破壳而出,经过鸟妈二十多天的喂养和精心呵护,如今的小鸟羽翼渐丰很快就要奔向蓝天,自由飞翔。

  小鸟奔向蓝天的飞翔之梦,不日就会变成现实。而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我的老年大学复课梦、走街遛弯打乒乓梦,不久已将得以实现。我坚信,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全面打赢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攻坚战,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必将重新走上正轨,并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重庆市渝北区老年大学 黄正南)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