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征文 -> 正文

[居家健身抗击疫情征文作品展示]小草缘

2020-06-28 09:36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很小的时候,我就与小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故乡,提一个笼筐,拿一把镰刀,挖野菜,扯猪草,那是每天的必修课。其实,草和菜一样,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要么就是背上笼筐给羊割草,或是赶着羊在野地里放牧。晚上和老奶奶在土炕上睡觉,满耳是羊嚼青草的噌噌声,那青草的芳香气息一直伴随着我,几乎深入到了骨髓。草对于我来说,有时甚至是救命的食粮,在那个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的时代,咬过草根的我们,自然对草就更多了一分珍爱。

  后来,长大了,读了书, 才知道,草不仅对于我们这些头顶高粱花的泥腿子有着深厚的情谊,而且也受着文人雅士的青睐和爱戴。才知道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情,有“悠然看南山”的惬意,有“开轩面场圃”的自得,有“草色遥看近却无”清丽,有“野火烧不尽”的骨气,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有“北风卷地百草折”的无奈与感慨,也有“芳草萋萋鹦鹉州”的忧愁和烦恼,更知道有朱自清笔下的“钻”出地面的调皮与生力,有鲁迅“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奶”的奉献,有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襟怀......

  于是,对于草又多了一分理解和关怀。常常将草和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联系起来,平凡而不平庸,简约而不简单,每每看到些须的绿色就联想到野草,就感到生命的张力和铺陈。

  草成了我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日,我来到西山的一个地方。这里绿草如茵,有一块无人践踏的草甸,它仿佛一条绿地毯似的。我躺在草甸子上,身边是淙淙溪流,远处有少许的牛羊,悠闲的享受着美味佳肴,时不时咩哞如号,似乎十分惬意;山林子里,树木绿荫如盖,偶尔传来一两声野鸟的啁啾,更显得山的清幽;天空是蔚蓝的,云彩如雪似棉。在草甸子上,横卧,竖躺,斜坐,侧躬;什么也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我彻底理解了“知非诗诗,未为奇奇”的道理。我觉得自己已经和这草甸融汇,有如做一回庄子,化一回蝴蝶,草是我,我是草,抑或两者合一?

  几年前,我们搬到了离家乡三十多里的县城居住,离开可爱的家乡。在到处硬化的连一棵草都不生长的环境里生活,感到只是压抑与烦闷。人们行色匆匆,全然没有一丝顾念。从窗外望出去,除了楼房还是楼房。人如被困在笼子里蝈蝈,只有向往大自然的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城里有了绿地,我也退休了。每天,我会携妻,在生态公园或滨河路两边,去重温儿时的记忆.人的一生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真的。看到妻子欢腾雀跃,我不禁又惦念起家乡的绿草来......

  是啊,人生也许就是这样:草给予世人的启示和对生命的诠释只有用心去感悟、体味、理解和效法…….

  (作者:山西洪洞县老体协常务副主席 贾北安)

(责任编辑:徐敏)

联系协会

  • 010-87182417
  • 010-67133577
  •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 zhongguoltx@163.com
  • xum@sports.cn(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