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和发展是一切有生命力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健身球操活动项目也不例外。尽最大努力确保健身球操健康科学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健身球操专委会”面前的重要任务。自2011年承接“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球操专委会’”筹建任务开始,青岛老年人体育协会就开始实践,经过五年努力,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接受了不少教训。借这次年度工作会议,将我们的基本做法汇报如下,请大家帮助指正。
一、领导带头,现身说法宣传健身球操活动健身、养生功效和艺术感染优势,引起群众兴趣
在长期工作中我们发现,健身操舞和太极拳剑从众较多,是群众性健身活动的两大支柱,群众“兴趣”又是推动这些活动发展的主要动力。审时度势抓住健身操舞这个“半壁江山”,从引发兴趣入手,指导群众投入实践,明白有益于科学健身的道理,从而积极参与齐心去做,是我们的基本工作方法。为了取信于群众,我们强调全市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班子,选择适应自己的项目参加健身站点活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阐述健身操舞特别是健身球操对于科学健身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不仅听得懂而且能信服。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班子带头,各位主席和秘书长们,就地就近选择健身站点,其中有二位主席带着老伴一起参加。领导班子身体力行,得到了市党政领导的青睐和支持,不仅在精神上给予鼓舞,物质上提供保证,还搭建平台让老同志展现健身风采。2011年全市各界“迎春茶话会”上,让我们的主席带领登台表演“第九套健身球操”,引起全场轰动。咱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上行下效”。市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表演的视频一转播,区市同志群起响应,群众中也引起震动,目前11个区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班子领导成员,大都掌握了一项以上的健身技能而且能上场比赛;在各级领导骨干的带领下,群众对健身球操的兴趣日渐浓厚,基层群众性健身球操活动迅速兴起。
二、强化人才培训力度,组织技术骨干面向基层,为健身站点培养配备“领头雁”、“带头人”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要争取群众性健身球操活动全面开展,只有领导重视还不够,选准配好持证上岗的“领头雁”、“带头人”更为重要。做不到这一点,即便建起了健身站点也难以持久。为此,近几年我们暂停“市老年体育科研中心”专业队伍外出参赛活动,集中精力着手为全市145个乡镇与街道,培养能够承上启下的技术骨干,接下来便带领这些骨干下基层,按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标准和具备“多项全能”本领要求,面对面为全市城乡6617个社区、村庄培养健身站点带头人。目前新培养“带头人”已达到6000多名,城市社区健身站点已基本覆盖,“示范健身站点”已经达到“用一配三”的要求,农村行政村,上岗率达到35%。
基层技术骨干队伍的成长,也助推了高层次技术骨干队伍的壮大。目前全市城乡共有各类项目国家级教练员、裁判员31名,国家一级156 名,国家二级1029名,国家三级4659名,几乎是五年前的一点五倍。
三、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全市城乡开展创建“健身球操之乡”活动,为健身球操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群众健身活动站点建设,就像雕刻工艺品,需要“一锛一斧”长期下工夫。可是也不排除短时间内采取一定的突击行动,促使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从接受“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球操专委会’”日常工作之日起,全市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感到压力很大,一门心思想为发展健身球操多做工作,力求不辱使命。在探索工作方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觉得“全国健身球操之乡”的经验可供借鉴,便在强化人才培训基础上,征得市政府领导同意和主管部门支持,于2012年在全市城乡开展了创建“健身球操之乡”活动(具体过程和收获,在2012和2013年“专委会”年会做过汇报)。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创乡”活动取得成功,振奋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也带动了边缘地带的群众健身活动。基层同志兴奋的说:“这次是真的‘呼隆’起来了。”全市145个乡镇街道,分两批达标,分别受到市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的命名表彰。
在这之后我们没有停步,适时提出推动健身球操锻炼成果“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的工作目标,克服过去曾经出现过的“雨过地皮湿”、“突击一阵风”问题,推动了健身球操群众活动持续发展(2014年“专委会”工作会议做过汇报)。
四、建立工作制度和活动机制,保证健身球操群众活动常态化
群众兴趣多种多样,但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新的健身项目大量涌现,健身球操群众活动也受到一定影响。经过调查研究和健身站点的活动实践,我们认为面对新项目挑战不能采取围追堵截的方式,而应从工作制度、运行机制正确疏导,促使新老健身项目协力发展,通过共同服务老年人身心健康,达到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
(一)工作制度方面:
1、支持创新制度。在支持创新健身器械的同时,广泛开展“多项全能”活动,指导基层站点学会健身项目互相“搭车”、“捆绑”、“借力”、“衍生”,以共同发展获取共赢方的式开展活动。
2、强化培训制度。克服“单打一”的弊病,坚持培养“一专多能”带头人,不仅要求学会多项活动技术要领,而且要学习养生、保健和自救知识,指导老年人学会保护自己。
3、改变比赛制度。由过去的“专业队”代表参加市级单项比赛,变为派出“基层站点”轮流参加“多项全能”展示交流。争取在现实可能的前提下逐年增加全能项目的内容。(去年全市比赛“三项全能”,今年比赛扩展到四项。)
4、定期巡查讲评制度。主席们带领,每半年深入城乡基层巡查一次。既是调查研究,也是督促方式。发现典型及时推广,遇到问题就地寻求党政领导支持和社会帮助,提高工作效率。
(二)运行机制方面
1、健身站点编排每周活动日程,让老年人有所选择有所遵循;健身带头人各有分工,负责项目创新、教授新套路和已学套路的温故知新;星期日的综合性活动按不同系列套路进行复习,增强老年人记忆力;自建平台,每半年举行一次小型运动会,采取“多项全能”展示交流方式,全面检验活动项目学习、巩固和创新发展成果,其中规定“健身球操”、“柔力球”、“健身秧歌”等属于必赛项目。
现在,全市23个示范健身站点都按这种制度和机制行事。
2、主席办公会、秘书长联席会、专委会工作会三位一体,服务健身球操常态运行。主席办公会决策;专委会根据领导意图提出活动方案、强化人才培训、组织比赛活动;秘书长联席会议协调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宣传群众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总结。三个方面的服务目标都对准基层活动站点,保证基层活动向常态化方向开拓前进。
目前,这项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相信,在各级党政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全体民众关怀和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领导下,大家紧紧依靠群众、坚持创新,健身球操群众活动一定会沿着科学、健康、常态的方向深入发展,通过为老年人身心健康造福,一定能够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