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奥星空讯(记者 于红立)中国老体协健身球操专委会2015年工作会议9月11日至14日在青岛召开。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高校的28位委员和代表参加会议。中国老年体协健身球操专委会主任、青岛市老年体协主席胡延森在会上做了健身球操专委会实施“十二五”计划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了专委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的必要性。
胡延森说,人才发展计划的初衷,是在中国老年人体协领导下,根据各地老年体协的实际需要,争取五年内举办全国性培训班2次以上,为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行业老年体协培养德才兼备的“国家级”教练员、裁判员2名以上。支持协同各地老年体协力争储备一大批扎根基层的高素质健身球操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编导人员等骨干人才,为扎实有效地推进“三边”(抓好身边的组织,运用身边的场地,开展身边的活动)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根据需要,支持专家编写了《健身球操》教科书向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城里30周年献礼。从2011年4月起,先后在威海、西安、焦作、建德、滨州举办了五期健身球操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学员累计将近800人次。
胡延森介绍说,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在参与全国老年人体协培训工作的同时,受山东省老年人体协委托,举办健身球操培训班4次,学员近500人次,发放“国家一级教练员、裁判员”证书400多个:与青岛市老年人体协一起制订了《青岛市老年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召开“实施老年体育人才发展战略”启动仪式动员部署,通过实践取得经验,为全国健身球操活动发展提供借鉴。在市体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区市老体协共同努力下,五年间,市一级举办健身球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5期,共有600多位学员通过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取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各区(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累计50多期,3000多基层骨干通过培训获取得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基层辅导员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并且持证上岗。
据了解,五年间,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先后三次审批“国家级健身球操裁判员”共130多名。“专委会”通过年会进行交流并出版“专刊”以及发放音像制品等宣传材料为全国各地提供服务。另外,专委会还应邀组织技术骨干赴福建、云南、河南等省和山东省的枣庄、聊城、济宁等地市举办培训班或进行辅导工作,累计培训学员500人次。
胡延森还就专委会的基础工作进行了汇报。2012年第三次修订《规则》。2012年开始出版《专刊》,2014年建立网站、加强了对健身球操的宣传工作。2012年自编“健身球操”参阅资料,供委员和代表参考。2012年起,建立专委会教学培训、展示交流、改革创新等内容的工作档案,并每年设立一个分册,为今后工作查阅方便。2013年支持专家教授编写出版《健身球操》教材3000册。2013年开始,建立全国“健身球之乡”联系渠道,至2015年5月,65个单位已全面建立了通讯联络和工作联系。(完)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