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恩荆:初心不变二十载 赤子之心克时难
2021-02-08 12:11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名言出自《周易》,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待人接物的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这正是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恩荆老师一直在付诸实践的座右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李恩荆始终保持着一颗赤诚之心,教书育人、潜心研究,时刻坚守着一名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责任与担当。
不忘初心事 芳华永驻时
李恩荆被称作柔力球界“年轻的老前辈”,这是对他二十多年来为柔力球发展兢兢业业工作的赞扬。李恩荆早在1995年开始学习柔力球,1996年在第三届全国工人运动会柔力球竞技比赛中荣获“双料”冠军,1999年获湖北省第十届运动会柔力球竞技冠军。2018年,时隔20年,李恩荆又以教练员兼队员的身份参加了湖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柔力球项目,一举夺得乙组冠军。
20年青葱岁月,李恩荆由一个普通大学生不断深造学习,成为了一名博士后;由一位运动员成长为国家裁判员、教练员;由一位柔力球学生成长为一名专业教师,但他的初心却始终未变。李恩荆将柔力球运动引入高校体育课堂,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备课、上课、培训、训练,李恩荆总是亲力亲为,现已教授学生5000余人。柔力球课程不仅面向普通大学生,还针对体育系专业学生、俱乐部学生、老年大学学员开设了专门课程。李恩荆上课认真负责,训练一丝不苟,通过学校领导的支持,队员的努力,他带领在校师生获得国家、省市级金牌15枚。在2017年全运会期间,李恩荆找来自己的师兄弟,组成“博士三人团”带领湖北省柔力球队训练。预赛期间全队吃、住、练在华师,为湖北队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湖北省十五届运动会上,由李恩荆带领的体育学院13名队员获得了4金4银5铜的优异成绩,金牌数达到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
李恩荆为培养柔力球的骨干人才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做的都是些小事。”虽然已过青春岁月、迈步繁花盛年,但是他依旧怀揣赤子之心,守望初心不变。
小事与大爱 送菜送关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地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对李恩荆来说这更是家国悲痛的一个年份。
1月13日,在疫情全面爆发之前,李恩荆的母亲因心力衰竭而病逝。接此噩耗,李恩荆第一时间赶回湖北荆州老家。随之而来的疫情让他没有时间悲痛。作为一名党员,李恩荆想为生养他的故乡荆州做些事。他们暂住的小区有1400多户,他积极动员妻子、侄子、外甥女等5人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免费发放爱心菜到各家各户。楼栋没有电梯,不论几楼,李恩荆都坚持把十斤菜拎到家门口,确保送到居民手上,如果家里没人,他就挨个电话联系。有了解情况的人说:“你就是打柔力球的李恩荆老师吧,看过你的居家锻炼视频,太谢谢了!哎哟哟,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呀!”
类似这样的好事已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4年李恩荆在中石化江汉油田团委工作时,就给希望工程部分儿童定期捐助学习费用。2010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学习期间,他又组织同学朋友为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的雷波县的孩子们捐赠衣物,一做就是多年,从不留名。直到2019年年底,雷波县溪洛渡柔力球运动协会专门写来了感谢信。
尽己所长做贡献 想方设法克时艰
被困荆州期间,李恩荆不仅做志愿者,送菜送温暖,还发挥体育人优势,贡献投疫力量。为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和学校提出的居家科学健身的号召,李恩荆积极组织、参与拍摄“居家健身小视频”;在中国慕课上开设“柔力球课堂”;参与华师“体育微课堂”制作;录制指导全民居家健身的视频30余条。
这期间为了克服拍摄困难,李恩荆向亲戚和邻居借来许多台灯弥补拍摄光线不足的问题,在视频拍摄过程中为了呈现最优质的观看效果,从未接触过视频后期剪辑的李恩荆开始一边拍摄一边自学剪辑技术。这些科学健身视频陆续通过长江云、荆楚网、湖北体育、湖北日报客户端、湖北之声等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其中制作的4条柔力球健身指导视频在湖北广电九头鸟FM快手官方号的播放量超过20万。与此同时,李恩荆接受《湖北之声》的直播采访。他与华师老师一道撰写的老年居家健身、一线医护人员健身指导、疫情期间备战奥运会对策、华师抗疫精神等文章,被中国体育报、《老年体育》杂志、教育部相关平台刊发。
大事难事看担当,平凡小事显品德,李恩荆不仅在疫情期间作出了一名体育人应有的贡献,更用行动诠释着一个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在坚持中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
(责任编辑: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