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2012年工作汇报和2013年工作建议
(2013年4月23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遵照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部署,现将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2012年工作情况和2013年工作建议”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
(一)完成的任务
1、修订出台了2012年版《健身球操比赛规则》。2011年,“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厦门会议之前,秘书处运用通讯方式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健身球操比赛规则’讨论稿”,会议讨论之后,几位委员又认真作了进一步修改,转秘书处定稿以后于2012年3月份正式向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上报。经批准于2012年6月18日以体老字【2012】63号文颁布。秘书处在青岛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支持下,共印刷单行本3500份,分别邮寄全国县、市、区以上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单项协会执行。新规则在2012年10月“‘软控杯’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展示交流活动”中正式实施。
2、经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批准,于2012年5月份完成了向全国推行“第十套健身球操规定套路”裁判员、教练员的培训任务。在林淑英副主席的指导、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下,培训班按照预定方案顺利进行。郝淑芬教授讲解了裁判法和新规则的特点与要求;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教练、“第十套健身球操规定套路”创编者叶玲美老师带领技术骨干队伍,出色地完成了“第十套健身球操规定套路”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在这次培训班上,秘书处还组织了“健身球操套路编排的基本知识”电化教学。培训班期间,陈蒂侨和张毓芬两位老师还组织学员进行了运动效果检测活动;罗良友委员介绍了重庆市开展老年体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做法;陕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辅导员队伍现场表演了叶玲美老师创编的“残疾人健身球操”,这次培训班让学员们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受益匪浅。
3、为了探索群众性健身球操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青岛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携手,拟定工作计划和验收标准,在青岛市城乡组织了创建“健身球之乡”实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健身球操在全国逐步向基层推广积累了一点经验。通过2012年11月全面检查验收,青岛12个区市中,已有8个达到了“创乡”初定标准。这些区市所属的街办、乡镇都有超过200位以上老年人经常参加健身球操活动。
这次“创乡”活动得到了青岛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除了提供人、财、物方面的保障之外,市长还特地批准以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对街道、乡镇一级“创乡”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在“青岛市第三届运动会”精简运动项目的趋势下,破例设置老年组,并将健身球操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4、2012年10月12日至14日,在青岛举行了接近千人规模的“‘软控杯’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展示交流活动”,来自全国33个单位61支代表队参加活动。在开幕式上“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青岛市及7个区、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联手,组织了以健身球操为主体的6场“千人团体表演”,请全国老年人体协及各地贵宾和青岛市各级党政领导检阅了青岛城乡创建“健身球之乡”的成果,引起了震动,鼓舞了人心。展示交流活动期间,组织骨干为来自全国的各地代表队表演了新创的“健身球操‘青岛健身系列’一、二套”,赠送了秘书处编纂的《健身球操医疗和健身功能探讨》和青岛市创建“健身球之乡”典型材料汇编。事后,又将这次交流活动的全过程刻录成光盘分送给各地代表队留作纪念,供作参考。
5、原计划2012 年5月,借贯彻全国老年体育协会(安阳)工作会议精神的机会,举行一次全国老年人健身球操群众活动经验交流和健身球操保健理论研讨会,并且提前通知了青岛市南、市北、开发区、胶州市等单位,做好交流准备。后因与领导和部分委员工作安排有冲突,推迟至10月15日,借“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的机会,做了补救。
6、加强了“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委员与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单项协会老年人体协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通过提供服务,密切了委员会成员之间的横向联系,共同为健身球操活动献计出力,为保障全国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作出了一定的努力。“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也在磨合中不断发展壮大,委员总数由开始的26位增加至40位。
7、“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主任和秘书长代表参加了“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筹备委员会”两次全体会议。会议期间,就大会的组织工作、应该突出的重点和坚持节俭办会的方针等问题,诚恳地向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要领导提出了建议,领导当场表示采纳。
8、支持陈蒂侨老师组织部分资深专家、教授编纂“健身球操”丛书,系统回顾和总结健身球操问世以来的发展历程和积累的宝贵经验,并且上升到理论层面用以指导今后工作。丛书争取于2013年8月付梓印刷。
9、发挥“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的组织力量和技术骨干的作用,配合支持部分省市老年人体协开展健身球操活动。2013年2月,与河南省焦作市老年人体协就“全国第二届‘老健会’健身球操展示交流大会”规程内容和具体条款交换了意见。应福建省老年人体协邀请,于2013年3月26日选派叶玲美、于淑芹两位老师赴福州向来自福建全省的技术骨干传授第九套和第十套“健身球操规定套路”。4月15日主任、秘书长应邀赶赴杭州,观摩支持浙江省老年人体协举办的“健身球操邀请赛”,顺便对浙江省老年人开展健身球操活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为加强地区之间友好交流,支持健身球操全面发展,“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青岛市老年人体协联手,组织男子和女子两支队伍到会共襄盛举,分别获得了最佳编排奖和最佳表演奖。
(二)得到的收获
1、对“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下放地方之后,如何继续坚持正确的服务宗旨和可行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验。确立了依靠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民众关怀,全心全意为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的努力方向。工作中尊重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领导,努力当好参谋助手,根据基层群众性健身球操活动的需要,力求做到“谋划在前,建议在前,服务在前”的工作原则,争取领导的信任、支持与帮助。在2012年5月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安阳)工作会议期间,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张发强主席召集“三个专项委员会”主任、秘书长座谈会,认真听取意见。根据大家发言所请,领导当场拍板,确定了“专项委员会全权代表”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项目责任分工,使我们感到责任重大,深受鼓舞与鞭策。
2、“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的组织建设逐步加强,并且日趋健全。得到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授权,一年来在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及单项协会的支持下,经过协商,促使“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委员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委员人数从专项委员会成立之初的23位发展到现在的40位,领导力量大大增强,代表性也较前广泛。
3、人才网络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经过连续两年举办健身球操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的努力,截止目前,登录进入“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档案的国家级裁判员已有64位;这次在青岛举办的全国健身球操展示交流活动中,我们聘请的裁判员和随队裁判员中就有国家级裁判21位。通过“以赛代训”的尝试,为各地技术骨干提供了学习实践的机会,也为全国各地培养锻炼更多的技术人才提供了借鉴。
4、“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秘书处与各地老年人体育协会,以及专项委员会各位委员之间的通讯联系逐渐通畅,网络沟通效率逐步提高,正常往来交流合作逐渐增多,相互关系也逐渐密切,为秘书处正常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便。2013年1月,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二届‘老健会’筹备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与获得2007年全国“健身球之乡”荣誉称号的湖北省武穴市、浙江省东阳市老年人体协主席作了短暂交流,学习了经验,听取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5、“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工作守则’”正在组织起草。为了不断加强专项委员会内部建设和协调“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上下左右之间的工作关系,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主要领导责成制订“专项委员会‘工作守则’”,为专项委员会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从措施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目前,我们正在多方联系,收集资料,酝酿起草的过程之中。为使这份守则切实可行,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秘书处殷切期望得到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委员的鼎力相助。
(三)存在的不足
过去的一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支持、社会各界的有效参与和广大民众的关心呵护下,经过“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全体委员共同努力,健身球操运动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这是客观事实,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比如,我们还有不少省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没有设立“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或“健身操舞专项委员会”,也没有领导具体分工;参加健身球操锻炼的老年体育人口中,性别比例失调的痼疾依然存在;“健身、医疗保健知识讲座”、“运动体质科学检测”、健身球操功能的科学研究与理论探讨,以及群众性宣传工作等方面还没有走上正轨;人才培养工作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而且水平高低参差不齐;群众性的推广普及工作发展很不平衡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在各级党政主导,社会各界参与,全体民众关怀,和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帮助指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艰苦的努力,千方百计予以克服!
二、2013年的工作建议
2013年是全国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老年人体育事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期。我们“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决心在各级党政主导下,在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和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老年人体育协会的关心指导下,继续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各级领导的信任和广大老年群众的期望。
(一)2013年的几项主要任务
根据全国老年人体协的总体部署,“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要以纪念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0周年和积极投入全国“第二届老年人健身大会”为主线,认真办好四件事。
1、响应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号召,积极参加纪念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0周年的“八项活动”:①编写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和中国老年体育大事记;②筹划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老年体育30年巡回展;③举办“我说老年人体协,我说老年体育”征文活动;④举办老年体育书法、国画展活动;⑤举办中国年体育高峰论坛;⑥印刷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邮册;⑦表彰和命名一批老体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⑧举办第二届全国老年人健身大会闭幕式老体成就展演。
我们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委员单位和个人委员的责任是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认真回顾近20年来开展健身球操活动走过的不平凡经历,为“大事记”提供翔实的参考资料;总结先进经验,向“巡回展”推荐特色突出的典型和优势明显的活动品牌;根据“征文活动”的要求,以健身球操的发展历程为背景撰写纪念文章;认真总结健身球操问世以来的宝贵经验,争取理论方面有新的突破,为参加“中国老年体育高峰论坛”创造条件。通过上述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推动健身球操活动扎扎实实向全国城乡基层发展。
2、落实张发强主席关于“科学指导老年人开展健身活动”的要求,认真做好筹备工作,下半年召开“健身球操”理疗与健身功能“理论、实践研讨和经验交流会”;事后,争取于今年年底举办“健身球操”理疗与健身功能“理论、实践骨干培训班”,为健身球操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3、配合支持河南省焦作市老年人体协办好“全国‘第二届老健会’健身球操展示交流”活动,同时主动与全国各地健身球操表演队伍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各地群众性健身球操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新的典型,积累宝贵经验,服务基层群众。
4、推广青岛市老年人体协在全市城乡创建“健身球之乡”活动的经验,采取多种方式,将老年人健身球操活动推向基层社区、村庄、家庭,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贡献力量。
(二)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武装头脑。在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加强老龄工作和老年文化建设的意见,认真研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精神,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立足基层结合各类有益的健身项目广泛开展老年人健身球操群众活动,全心全意为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服务,为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健康品质的不断提升增砖添瓦。
2、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要主动争取各委员单位和个人委员的支持,围绕建立健全全国各地“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组织开展工作,帮助和指导基层老年人健身球操活动深入发展。各地老年人体协“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的组建方式要从实际出发,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作为“健身操舞委员会”的组成部分提出,不强调千篇一律。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有领导分工,有专人负责,有骨干带头,有群众活动,有实际成效,深受广大老年人欢迎。
3、全面继承,开拓创新。在河北省老年人体协的支持下,1996年河北邢台中兴泰迪事业公司构思设想,请河北师范大学沈守仁教授创编“无极健身球保健操”,至今已经走过17个年头了。17年来经过沈守仁教授、杨建平先生和各位专家、教授们的辛苦奔波,在全国老年人体协和各地老年人体协的大力支持、精心组织和积极推广下,现在全国已经推出了“健身球操规定套路”共10套,各地自编套路成百上千,参加锻炼的老年人约计百万之众,成为老年人强身健体的重要载体。经过广大老年群众的多年实践和专家教授的精心研究,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并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活动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要在全国老年人体协的领导下,全面继承前人创造的宝贵经验,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依靠各级老年人体协,发挥各地“全国健身球之乡”和新涌现先进单位的带头作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健身球操的表现形式、锻炼方法、理疗与健身功效的考核等方面继续探讨,进一步推动健身球操群众活动持续发展。
为了传承健身球操发展的历史,实现工作的连续性,“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衷心希望各委员单位和个人委员,慷慨提供十多年来开展健身球操活动的工作情况、宝贵经验、理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各类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历史档案,以供大家今后工作中查阅参考。
4、培训人才,强基固本。“工作靠人干,人才是关键”。下定决心,倾注精力,为培养健身球操教练员、裁判员、套路编导人员和扎根基层的志愿者队伍做最大努力。“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各委员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分年度组织实施。为了快出人才、多出人才,要主动与驻地和外地高等院校、医疗单位联系合作,采取引进专业技术骨干和培养土生土长的技术人才“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不断壮大健身球操骨干队伍,为基层服务,推动健身球操科学健康、灵活多样深入发展。“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将根据各地需要,联系组织专家教授和群众实践活动中涌现出的后起之秀登门服务。
5、崇尚科学,勇于实践。在医疗和体育专家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健身球操健身、理疗功效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提倡在科学健身思想指导下著书立说;支持资深健身球操活动的专家教授完成编纂“健身球操系列丛书”的任务,力争今年8月份付梓印刷,向全国老年人体协成立30 周年献礼。认真推动健身球操健身功效的科学检测工作,积累经验指导基层实践,让更多的中老年群众了解健身球操的运动机理和理疗与健身作用,对健身球操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加这项健身活动。
6、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依靠“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各委员单位和个人委员,运用媒体、网络和简报、报纸等加强宣传交流工作,扩大健身球操运动的社会影响。在各委员单位和各位委员的支持下办好“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专刊,为各地“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和广大老年人健身球操活动提供交流平台。要主动与各涉老单位携手合作,借力助力将健身球操活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基层,深入到广大老年群众之中,从广大老年人的需要出发,探索健身球操“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的新方法、新路子。在各地党政主导和老年人体协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切实可行的宣传工作将群众发动起来,向健身球操活动要健康、要乐趣、要幸福。
7、强化自身,提高水平。加强“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内部建设,很重要的是理顺相互关系。老年人体育协会和其他社会群众团体一样,实行属地管理,老年人体育协会上下之间属于工作指导关系,“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各委员单位专项委员会的关系亦是如此。由于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都是在本地党政主导下开展工作,工作的独立性和特殊性是比较突出的特点,所以”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委员单位之间的“条条”联系,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各地老年人体育协会“块块”工作的需要。在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领导下,“全国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必须通过为全国各地“块块”工作提供服务的方式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理清这一关系,“健身球操专项委员会”与青岛市老年人体协合作,借青岛市城乡创建“健身球之乡”活动的机会,总结推广了先进区(市)运用“双渠道”分工合作开展健身球操群众活动的经验。这就是“宣传发动、组织群众、推广普及”的任务由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负责;“培训人才、技术指导、总结提高”的工作,主要由专项委员会承担。责任划分清楚,分工合作默契,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取得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当然,这种尝试还刚刚开始,究竟是否完全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还需通过长时间实践磨合加以检验调整和总结提高,力求使这种分工合作的关系更科学、更顺畅。
让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主导,在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领导和全国各地老年人体协的支持下团结起来,乘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东风加倍努力工作,推动健身球操群众活动不断发展提高,为广大老年人乃至全国人民造福!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