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张逢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2014年全国老年人体协工作会议和全国第三次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创新交流大会在我省召开,这是对我省老年体协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代表江西省老年体协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各位老领导不辞辛苦来到婺源参加会议表示诚挚的欢迎。根据大会安排,主要就我省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等情况,向大会作个汇报。
老年体育健身场地建设,是为老年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和环境的基础工程。是推动、促进、吸引老年人广泛参与健身活动的有效举措。回顾我省老年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大致经历了起始兴起和发展提升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紧紧围绕动员组织更多的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以不断提高老年体育人口最大化为目标;以不断改善老年人健身活动条件、环境和不断提升老年人健身活动质量为需求,着力推进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
起始兴起阶段:可以说是起始于1983年。那时,全国一大批领导干部退出了各级领导岗位。为使他们离、退休后老有所乐,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我省和各地(市)、县(市)在先后组建老年体协的同时,也陆续建设了名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主要以老干部活动为主,以休闲活动为主,以室内活动为主,以棋牌类活动为主,严格说,还不能称之谓全体老年人活动中心。
发展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初,我省一些市、县(市、区)为适应老年人明显增多,健身项目日渐丰富,对健身场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的情况,开始兴建具有一定規模、功能比较齐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规划》和中国老年体协关于建设老年人身边场地的要求,我们因势利导,在《全省老年体育工作“十五(2001--2005)》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分期分批达到国家体育总局规划中提出的要求,设区市、县(市、区)和城市街办、农村乡镇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都要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室、站),室内面积要分别达到300、100、50平米以上。为了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我们争取与省建设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健身场所规划建设的通知》,并于2003年在九江市召开的省老年体协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扩大至全省各县[市、区]主席)期间,实地考察学习了瑞昌、武宁、修水三县市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的做法和经验。2004年在萍乡市召开的省老年体协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扩大至全省县[市、区]主席)期间,又再次考察学习了上栗县、湘东区乡镇村老年人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情况。经过这两场现场会议的推动,全省各地兴起了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小高潮,并形成了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有一定的規模;二是功能比较齐全;三是室内室外设施配套,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明显扩大。
为了推动老年体育事业面向全体老年人,面向城乡基层,根据我们的建议和要求,省政府于2004年11月召开了各设区市分管副市长、体育局长参加的全省老年体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上,时任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全省老年体协工作要面向全体老年人,努力实施“两转”,即“思想认识工作定位要转变,工作重心要转移”。按照“两转”的要求,我们在继续抓好离退休干部、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同时,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从机关、企事业单位转向城市社区和农村行政村;工作方法上实行以点带面,开展创建老年体育“示范村、示范社区、示范辅导站”的活动。我们归纳为“一个面向、两个重点、三个示范”,作为全省老年体协的工作思路。在这个工作思路的指导下,近十年来,全省先后召开了三次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两次全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一次老年体育辅导站工作经验交流会。一次会议一个主题、一次現场参观、一次经验推广。通过一次次的現场参观、典型引路、经验推广,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全省老年体协组织网络建设和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老年体育场地的建设。许多地方建起了規模较大、功能较全、设施较完善的综合性的舘式“老年人活动中心”和门球场、地掷球场、气排球场等室外场地设施建设,不仅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据2012年底统计,全省各种类型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有6455个,其中在农村的有4906个。100个县(市、区)中,已有80多个建立了多功能、综合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其他10多个县(市、区),现在有的已在基建中,有的已经规划立项。全省现有门球场1861个,其中,风雨人工草坪门球场376个,乡村门球场648个。九江市修水县大椿乡有村级门球场26个;全省还有气排球场578个,其中乡镇村227个;有地掷球场287个,其中乡镇村110个。已建活动中心基本做到了健身项目多功能配套;健身场地室内外配套,健身活动与科普宣传配套。
回顾总结我省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的进展情况,我们注意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争取党政重视,体协积极主动,实施高位推进。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意识,日渐增强。“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年人的事业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已成为我省大多数党政主要领导的共识。大部分设区市和县(市、区)的党政一把手,对老年体协提出的合理建议、要解决的问题、老年体育的一些重大项目的立项申报,都能优先答复、优先研究解决。比如,上饶市政府新办公大楼建成搬迁,市老年体协建议,将这块地处城区中心区黄金地段的政府大院,改建为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市委、市政府当即决定同意,並协调涉及十几个在大院内办公的单位外迁。这次会议大家参观考察的婺源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原来是一所中学,因学校布局调整被空出,婺源县老年体协主动提出要求改建为老年人活动中心,获得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准,并拨出了上千万元专款改建扩建。近几年来,我省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萍乡市、上饶市、九江县、德安县、瑞昌市、武宁县、修水县、乐平市、德兴市、婺源县、余干县、横峰县、高安县、南丰县、泰和县、南康区、定南县、临川区等市、县(市、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门球场(馆)、地掷球场等场地设施,都是在当地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上百万、几百万、上千万元,优先立项建设起来的。
这里,我们有一个很切身的体会是,老年体协领导自身能力、工作威信和工作主动性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党、政、老年体协“三个一把手”都是关键:党委一把手的政策支持、政府一把手的财力支持、老年体协一把手的积极主动。很多建议、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是老年体协主席主动地提出來,并且不厌其烦地反映汇报、积极耐心地去争取才得以实现的。“发挥体协组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体协主席的作用”,这虽然不能说是我们的一条经验,但却是我们的一条成功之道。“三个一把手,心系老年人”,老年人的事业,如日中天。
第二、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高组织能力。
办成任何事情,不能没有强有力的团队,不能没有会办事的人。抓好全省老年体协组织体系建设,提高组织团队能力,推进场地建设,是我们很重要的一点感受。近十年来,我们先后在万年县、宜丰县、修水县召开了三次全省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吉州区、南丰县召开了两次全省城市社区老年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上述县(市、区)抓农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加强老年体协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城乡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作法和经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現在,全省农村99.6%的乡镇、85.6%的行政村和城市97.7%的街道、95.7%的社区都建有老年人体协组织;省、市、县(市、区)的直属单位大部分也建有老年体协组织。
在抓组织体系建设同时,我们还着力抓了团队能力建设。2005年前后,全省各级老年体协换届,许多退下来的老领导进入老年体协领导班子。为了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提高组织能力和工作水平,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江西省老年体育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和《老年体育工作政策文件汇编》两本培训教材,由省、市、县老年体协分别组织学习培训。同时,还不定期的举办主席和秘书长研讨班,围绕老年体协工作中的问题,开展探讨和交流。通过培训研讨,全省老年体协团队组织力和整体工作水得到不断提高,对老年体协各项工作的推动力明显增强。这些年,我省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所以能明显加快,比较健全的老年体协的组织网络和比较强的团队能力是重要原因。
第三、广泛利用社会資源,倡导爱老、敬老、帮老风尚。
我省财力薄弱,要求财政安排大量資金,滿足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的需求难度很大。只能在努力争取财政支持的同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倡导爱老、敬老、帮老的社会氛围,积极拓宽老年体育健身场地建设的渠道。
一是倡导民营企业家和外出务工人员创业致富后,捐资、集资回报社会、感恩乡人。我省农村乡镇、行政村的老年人健身场地大都靠这个筹资渠道兴建的。如,上饶县丁家村在上海经营日化百货的苏爱护,回村投資300余万元兴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的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上粟县动员当地群众捐資、集資,仅于2013年在全县各乡村建起了20个人造草坪风雨门球场。类似事例全省各县(市、区)都有。
二是利用学校调整布局和县、乡镇、村办公楼房新建搬迁等,留下的旧址改建扩建为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如,景德镇市体校搬迁,经体育局支持、报市政府同意,将7000多平米的校舍和8000多平米的场地全部无偿划拨给市老年体协,并拨出专款350万元将原体校改建扩建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健身项目众多的校院式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瑞昌市朱湖村老年人活动中心,也是利用村小学搬迁后的校舍场地改扩建的。
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共享共用。建设老年人健身场地,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我省许多城市社区老年体协主动与驻社区的部门和单位协商,将职工活动室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共享共用。农村乡镇、村则较普遍利用老宗祠、旧礼堂戏院、旧办公场所等,改建为老年人健身场地。这两条举措,不仅在全省解决了城、乡一大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场地需求,又推动了老年人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第四、不求大而全,提倡宜人适地,分散合理。
在建设老年人健身场地中,我们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就是县(市、区)以上建立具有一定规模、功能比较齐全的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外,一般要坚持以“宜人适地,分散合理”为原则,建设老年人身边的场地设施,不计大小、不拘区域、不求全尽善,在城区街道、社区,农村乡镇村多建中小型广场、中小型活动室,尽量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健身活动。
第五、推广老年人健身活动项目,促进场地建设需求。
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是以健身项目开展和老年人参与需求推动的。回顾我省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的进程,大都是以项目创新和广泛开展紧密相联的。为了推动更多老年人参与门球活动,我们要求各级老年体协主席带头参与打门球。并从2005年起,省老年体协每年举行一次设区市主席门球赛,继而各设区市、县(市、区)及其下属单位也相继举办各种类型门球赛,不仅促进了门球活动开展,而且有力推动了全省门球场的建设,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也逐年提高。气排球场、地掷球场等场地建设也是如此。
丰富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广泛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不断扩大老年体育人口,是我们抓场地建设的原动力和根本途径。有需求就有发展,有发展就有更大需求。老年体协的一切工作都要面向全体老年人,以广泛、深入开展老年人健身活动,以不断扩大老年体育人口最大化为主线展开。这是我省㧓老年人健身场地建设最基本的体会。
我省老年体协已经成立30年了,30年来,我们在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城乡老年体育事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变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这次会议在江西召开,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提高老年体协工作水平,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为实现积极的老龄化,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