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协会

地址: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电话:87182450/87182417/87182163
传真:67133577
邮箱:zhongguoltx@163.com

首页 >> 活动信息

婺源:发展老年体育事业 重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2014-05-13 15:34:00 华奥星空

  

婺源县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席 戴水春

  近年来,婺源县老年人体协在国家、省、市老年体协的关怀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体老年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结合实际、实事求是,为全县老年人创造了一个“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生活环境,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尽了一份力量,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2013年被中国老年人体协授予“全国老年人健身活动示范基地”。

  一、上级老年体协的关心和指导是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婺源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去年8月中旬,国家体育总局监察局施泽华局长亲临我县指导工作,并参加了在我县举办的“全国青年暨大学生地掷球锦标赛”,亲自为获奖者授奖;9月24日,中国老年人体协张发强主席在省老年人体协张逢雨主席和市老年人体协吴怀亮主席的陪同下到婺源视察指导,并为婺源老年人体协写下题词:“老家婺源,老年之家,康乐之源”;今年3月下旬,中国老年人体协盛志国副主席、曲志东副主席、林淑英副主席一行也来到了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这些国家、省、市领导的关怀和指导,给婺源老年人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鼓舞,也为婺源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佳的机遇,与切实帮助解决了一些婺源老年体育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县委、县政府的帮扶和领导是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婺源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老年人体育事业,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一举解决了我县老年人体育工作过去发展缓慢、基础薄弱、经费缺乏、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一是给土地。针对我县过去无老年人活动场所的状况,新一届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县委、县政府二位主官更是亲力亲为,亲自带队选址,最终将县城中心地带近1万5千平米的黄金地块划给县老年体协用于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二是给资金。在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条件下,先后解决了县老年人活动中心130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使活动中心仅2个月时间就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中心内拥有五馆(门球馆、羽毛球馆、兵乓球馆、综合训练馆和健身馆)、六场地(篮球场、地掷球场、气排球场、室外门球场、健身场和综合训练场)、三仓库(体育器材仓库、文艺用具仓库和办公用品仓库)。三是给政策。以县“两办”名义下发了婺发【2011】115号红头文件,要求全县各地、各单位将老年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明确乡(镇、街道、园区)每年不少于5000元,县直单位每年人均不少于200元,并做到逐年增加;老年体协班子主要领导每月补贴交通费和电话费;农村每建设一个门球场,县财政补助3000元;召开全县老年体协会议、经验交流会、促进会,费用由县“两办”承担等等。同时,还将县老年人体育工作纳入了全县科级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分值为2分。正是由于县委、县政府的这些极力地关心和支持,才有了婺源老年人体育事业活跃的今天。

  三、全体老年队伍的努力和奋斗是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关键还是要靠老年体协班子和全体老年人队伍的共同努力。在各级老年体协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老年体协组织网络得到进一步健全,老年体育活动场地明显改善,老年人体育健身项目逐步增多,老年体育健身人口不断扩大,全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开创了我县老年体育事业新局面。

  1.健全了一个老年体协网络。我县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逐步健全完善了全县老年人体协网络,全县18个乡(镇、街道、园区)、197个村(居)全部成立了老年体协、老年体育科学学会和老年体育辅导站(组),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实现网络全覆盖。县直单位老年人体协,也从原来的37个发展到现在的58个,增长了36%;全县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16个,辅导员358人,科普宣传员358人。

  2.承办了一批国家级体育赛事。通过积极争取,两年来我县先后承办了全国第二届农村门球大联动总决赛、全国青年暨大学生地掷球锦标赛及全国地掷球健身展示大会等一批国家级体育赛事,并在这两次国家级的大赛中,勇夺“全国地掷球混合三人团体赛”和“门球大联动总决赛”两项冠军,创下了婺源体育事业的历史。同时,我县还积极承办了赣东北五市老协主席联谊会门球赛、“古徽州行”门球邀请赛、上饶市第四届运动会门球赛和地掷球赛、中国门球冠军赛江西赛区上饶市选拔赛等一批省、市级别的体育赛事,且都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获得了省、市老年人体协的充分认可和参赛选手的一致好评。

  今年二月下旬成功举办了中国门球协会换届会议暨全国门协秘书长工作会议。

  3.组织了一批老年体育培训。在老年体育活动项目培训方面,我县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请进来”指举办培训班,邀请国家级教练或专家学者来给我们上课、指导、传授经验。去年以来,我县分别举办了全国地掷球裁判员培训班、门球裁判员培训班、门球运动员培训班、门球教练员培训班等一批老年人体育项目培训班,参训人员累计达到500余人,先后邀请到了国家地掷球训练部部长、国家女子地掷球队教练刘国强先生、国际级门球裁判朱筱华老师、《门球之苑》高级编辑解璀林老师、中国地掷球协会委员、河北体育学院教授李芬女士、景德镇市门协秘书长李菊荪先生等一批国家级教练和专家来我县授课,极大的提升了我县老年人体育水平。“走出去”指组织部分同志外出考察、学习、取经,先后选派出多批专业技术好的、年龄较轻同志赴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学习佳木斯舞健身操、健身球、斯拉克球、门球、地掷球、草地滚球、指弹球等老年人体育项目,通过学习带动我县老年人体育水平再上新台阶。

  4.开展了一批老年文体活动。举办比赛、开展活动是老年人提高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考验老年体协班子组织协调和工作业务能力的平台。我县先后举办了全县老年人书画大赛、全县首届老年运动会、首届“舞悦人生”广场舞健身操大赛、全县门球大赛等一批有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在全县老年人书画大赛中,聘请了市书法协会、美术协会主席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进行公开评审,从136幅参赛作品中评选出36幅获奖作品,并将这些参赛作品编辑成《翰墨飘香》一书,分发给各界人士,在社会各界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首届“舞悦人生”广场舞健身操大赛中,全县选拔出85支队伍、近2000人参赛,比赛历时两个多月,经过预赛、淘汰赛、总决赛,最后角逐出总冠军,在全县上下营造出老年人健身的浓厚氛围;在全县首届老年运动会上,邀请到省、市老体协领导到会指导,并在大会上积极弘扬“福”、“孝”文化,引导全县上下传承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同时,我县还组织开展了“五个十佳”创评活动,在全县范围内评选出“十佳支持老年体育特殊贡献者”、“十佳老年体育优秀工作者”、“十佳老年体育健身辅导志愿者”、“十佳健身家庭”和“十佳老年体育明星村(居)”,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激励全县上下更好地为老年人体育事业服务。

  四、下一步工作和计划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婺源县老年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形势是喜人的,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老年体育事业还比较薄弱等问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我县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在巩固发展城区老体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工作重点转向乡镇、农村,有计划、有重点的推进城乡老年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1.抓宣传建设,营造老年体育的浓厚氛围。加大国家、省、市老年体协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此次全国老年人体协工作会议,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传媒手段,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开展老年体育工作重要性认识,在全县努力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老年体育事业的舆论氛围。

  2.抓组织建设,提高老年体育的生机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全县各级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建设,调整、充实、健全乡(镇、街道)、县直部门以及村级老年体协领导班子,配备好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体育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3.抓场地建设,开创老年体育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不图所有,但求所用,满足城区老年人健身需求。将新农村建设作为推进乡镇、村居老年体育工作的突破口,积极与有关部门、有关乡镇沟通协调。继续抓典型,树样板。争取用最短的时间,使老年体育活动场所覆盖大多数乡镇、大部分村居,逐步形成‚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活动经常、参与普遍的农村老年体育新格局。

  莫道桑榆晚,夕阳正当红。各位领导、同志们,老年人体育是一项盛世伟业,发展老年体育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做好老年体育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推进老年健身康体,不会做过头,只会做不够。我县将在这次全国老年人体协“两会”精神指引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开创老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圆好老年“康乐梦”。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