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近年来青岛老体协认真配合全国、全省老体协的工作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从2011年起,连续三年迈出了三大步,通过在全市城乡开展“人才发展战略”、创建“健身球之乡”和推动老年体育“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活动,组织发动老年人参加全民健身,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城市进步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赢得了各级党政领导的赞许和广大群众的支持。
一、“三年三大步”工作思路形成的背景
1、“三年三大步”的工作思路和设想,是学习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产物。多年来青岛老年体育工作,始终如一贯彻“促进城市、发展农村、重在基层、面向全体 ”的老年体育工作方针,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老年体育工作和老年人活动基础在基层,服务对象在全体老年人。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在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和全民关怀下,我们坚持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心全意为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的根本宗旨。使得“三年三大步”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好形势下应运而生。
2、深受全国、省老年体协工作思路的指导和启发。几年来全国、省老年体协提出的“基层建设年”、“调查研究年”系列活动,省老体协连续三年的“助健身站点,做康乐明星”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建设体育强市、体育强国的任务,关键在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老年体育的主体和生长点就在基层,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广泛地发动老年群众,走出一条“文体养老、健身养老、自理养老、持能养老”的康庄大道,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为各级党政、为社会、为家庭分忧解难。
3、从青岛市自身条件来看,青岛市民崇尚体育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运动水平在全国也属一流。经过多年的积淀,青岛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田径之乡、足球之乡、秧歌之乡、帆船之都。长跑、登山、游泳、球类等运动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样也影响到老年人的体育运动,需要我们在这整体优势下因势利导,推动群众性的老年体育活动健康发展。
4、克服人才严重不足的制约,需要坚持“相信、依靠、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挖掘潜力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便在 “十二五”规划中首当其冲的提上了工作日程。
二、实施人才战略 为开展“创乡”和“三进”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解决老年体育人才的“瓶颈”问题,我们从2011年起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各类老年体育人才培训工作,建立长期、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基层培训骨干。首先制订了《青岛市老年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了五年人才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和措施,随后召开全市“实施老年体育人才发展战略”启动仪式进行动员部署。人才培训工作得到市体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授权市老年体协承办老年体育系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区(市)老年体协也获准举办三级社体指导员培训班。人才培训工作得到各区市的积极响应和老年群众的热烈拥护,各区市老体协相应制订培训计划和组织骨干报名培训,各类项目各种培训班在乡街、社区遍地开花。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三年来,市老体协共举办了健身球操、柔力球、健身秧歌(腰鼓)、手杖操、太极拳(剑)、健身气功、门球、场地高尔夫球、气排球等项目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20多期,共有1238位学员通过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取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各区(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达490多期,3000多基层骨干通过培训获取得了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资质,基层辅导员的素质和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0035人,其中国家级41人,一级255人,二级1541人,三级8198人;其他辅导员3842人;持证教练员、裁判员2737人,骨干队伍达29964人。
三、在全市城乡开展创建“健身球之乡”群众活动成效显著
通过培训人才,有了壮大的骨干队伍和领头人,我们及时于2012年在全市城乡开展创建“健身球之乡”活动,动员更多的中老年群众走出家门投身全民健身活动,并以此为载体搭建平台,检验全市老年体育的组织、人才、队伍、设施、场所、资金和群众性活动等基础建设的水平与成果,带动各项老年健身运动全面发展。我们从宣传发动、广造舆论开始;跟随制定配套文件,提供技术资料,明确检查验收的硬指标,层层进行动员;继而充分运用人才培训的成果,加强信息交流,树立典型引路;最后通过认真评审,逐级验收。2012年底, 12个区市中(原区划)创乡达标单位有8个,其中6个实现了“满堂红”;115个街道(乡镇)被命名为“健身球之乡”,占镇办总数的71.4%,其中63个得到市政府表彰、52个得到市体育局和市老年体协表彰。2013年10月,市老体协对崂山区和即墨、平度、莱西三市第二批创建“健身球之乡”的单位进行验收,22个街道和乡镇全部达标,受到市体育局和市老年体协表彰,为创建“健身球之乡”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目前全市参加健身球操活动的人数达到4.3万人,是“创乡”活动之前的3倍,“创乡”活动的成功,进一步激发了老年群众参加健身锻炼的兴趣,也为更多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乡”活动硕果累累,其中的主要收获:一是通过“创乡”活动,促进了基层组织、骨干队伍、场地设施建设的进度。现在全市老体协组织乡街达到100%,社区和村庄达到96%,骨干队伍人数显著增加,场地建设和资金投入得到保障。二是以点带面,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以“创乡”活动为平台,提倡“搭车、捆绑、借力、共赢”的原则和方法,实现了“创乡”活动与日常工作以及其他推广项目相辅相成良性互动。三是找到了以开展基层活动成果为参照量,检验和推进老年体协各项建设成效的途径。“创乡”活动的成效,不仅成为检验基层老年体育开展情况及工作效率的试金石,也为老年体育工作“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奠定了思想基础。四是锻炼了各级老体协领导班子和骨干队伍,提高了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奉献的自觉性。五是老年体育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肯定。为表彰“创乡”活动的成功,市领导决定以“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命名表彰“创乡”工作先进单位,还打破惯例在2013年的第三届全市运动会专门设立老年组,将老年体育9个大的项目纳入市级运动会,在闭幕式上特地由市政府表彰并颁发了老年组的优胜、优秀奖,给了老年体育应有的地位和荣誉,使我们深受鼓舞。
四、深入开展“三进”活动 服务基层群众
“创乡”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防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现象,我们不失时机地提出将巩固“创乡”成果与老年体育“进社区、进村庄、进家庭”群众活动紧密结合,把活动重点推向基层,通过在基层科学指导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我们安排“三进”活动的工作措施:一是抓好基层骨干队伍的培训,重点是培训基层社区和村庄的骨干带头人、辅导站点的辅导员;二是为规范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太极拳、健身气功、手杖操、行进健身操等重点普及项目,派出小分队深入基层,强化规范,层层推开,遍地开花。三是编制发放光盘资料等,通过骨干示范、对群众健身进行科学指导。
各区(市)在“创乡”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调查研究、宣传发动、发挥专委会作用、搭建群众活动平台、加大场地建设和投入等步骤,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深度的将“三进”活动开展起来。市南区老体协组织各街道老体协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和家庭,走访老年群体,倾听群众呼声,并派出辅导员深入珠海路、八大峡、湛山、江苏路等社区推广“行进间健身操”等项目,根据老年群体的健身要求,提出在社区重点抓好一千人的“行进健身操”、一千人的自编柔力球套路“阳光路上”、一千人的“太极功夫扇”努力目标。他们在创建 “健身球之乡”的同时,通过采用“七抓”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即:抓动员宣传、抓组织领导、抓规划措施、抓服务保障、抓教练和骨干培训、抓表演展示、抓交流比赛),推动全区柔力球活动的参与人数、活动队伍数、活动经费、教练员数、表演比赛数和获奖情况等均达到和超额完成了中国老体协规定的标准,被中国老体协批准为全国“柔力球之乡”第一批达标单位。市北区坚持“街道抓普及、专委会抓提高”的工作思路,形成了街道和专委会“两条工作线”。街道和社区老体协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宣传、推广和普及受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专委会则在承担培训、比赛交流活动等任务的同时,从技艺、技术水平等方面抓提高,确保了“三进”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力度。开发区开展“三进”活动中重视发挥专委会的作用,发挥专委会主任的“能人”、“带头”作用,抓好重点项目的普及和推广。专委会非常重视各方关系的协调,充分发掘社会潜力。各专委会纷纷与企业“联姻”,既解决了老体活动资金又为老体工作广造声势和提高社会知名度,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美誉度,实现了双赢。城阳区老体协以各街道社区中心为依托,选定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气功五个项目,将周边社区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城阳区政府致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在区老体协的积极参与下所建群众体育设施资源共享,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场所比比皆是,城阳区百姓乐园还被中国老体协命名为“全国老年体育示范基地”。胶州市老体协在开展“三进”活动中坚持党政主导,争取社会支持。市委、市政府将老体活动列入议题专门听取汇报,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专题调研,现场指导,出题目、压任务,重大赛事,都亲自到场观看把关。去年该市又对市老体协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在人员配备、场所提供、设施配套、资金扶持等诸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并年年列入对镇(街道)的年终考核。
在上述基础上,今年,青岛老年体协已决定2014年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创建和评选“健身示范站点”、“健身带头人”群众活动和提倡一专多能、开展“青岛市老年体育项目全能展示”活动,力求推动全市老年体育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使三年三大步的工作成果,逐步向常态化、规范化过渡。
近几年来,青岛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十分清楚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挑战,“促进城市,发展农村”的目标和不断增加老年体育人口的工作任务还相当艰巨;“创乡”和“三进”工作取得的成果还需要在持续发展提高中加以巩固丰富;老年体育项目虽然纳入市运会,还面临争创活动品牌的艰巨任务。上述工作难点需要我们采取整改措施逐一加以解决,新的目标任务必须通过持续创新才能完成。我们有信心在党政主导下,在中国和省老体协指导支持下,特别是通过贯彻这次全国老年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联络全社会积极参与,为服务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