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内容提要】
2013年云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探索和把握新形势下做好老年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坚持党政主导作为老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把结合省情加强组织建设作为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作为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推进场地设施建设作为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支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促进了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云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老龄、老体工作方针,着眼新形势下老年体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促进全省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政主导是老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老年体育工作是一项“为老年人解难、为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的工作,作为民生工程,我省各级老体协充分认识到党政主导是关键,是老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2013年3月新一届省老体协领导班子产生后,继续发扬上届老体协领导班子的优良传统,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老年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晏友琼主席多次给省委、省政府领导汇报老年体育事业发展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省委秦光荣书记、李纪恒省长分别于2013年7月16日和6月26日在晏主席的书面汇报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省委秦书记批示:“做好老年体育工作意义重大,全省各个方面都要关心支持老年体协工作,促进云南老龄工作向‘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发展。云南的老年体协要为云南老年人的‘强身健体、交流沟通、愉悦身心、延年益寿’做贡献。”李省长批示:“老年体协重要。为老年人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对促进全省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开创老年体育工作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13年3月召开的省老体协第七次代表大会,省委仇和副书记、省政府高峰副省长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仇和副书记代表省委、省政府作了重要讲话。在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老健会并承办钓鱼项目交流活动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批准成立由省老体协晏友琼主席为团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体育局局长、省老龄办主任等任副团长的代表团,下拨了286万专款,省体育局、省老龄办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协调工作,各州市党政和有关部门积极帮助当地老年体协解决在组队、培训和参赛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保障了我省代表团顺利参加全部12个项目的交流活动和成功承办钓鱼交流活动。省财政从2014年起把省老体协列入年度预算的经费从40万元增至200万元,将有力保障全省老年体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4年全省体育局长会议,将老年体育和老体协工作列入了全省体育工作内容,明确提出“各级体育部门要把老年体育工作纳入‘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中推进,加大对老体工作的支持力度。”今年,我省积极争取省“两办”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的工作稳步推进,对新形势下发展老年体育事业的工作目标及要求进行再部署。
二、加强组织建设是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组织建设是抓好老年体育工作的根本途径,2013年3月换届后省老体协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构建老年人健身服务体系的重点,确立了建设一个富有满腔热情、无私奉献、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工作班子,在第六届领导班子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增设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在职领导担任老体协副主席,加上原有的省体育局、省老龄办、省委老干部局、省妇联、省总工会等单位的在职领导,共有9位在职的领导同志任省老体协副主席。推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老年健身组织网络,特别是要大力推进乡镇、行政村为重点的老体协组织建设,采取与老年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法,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做事。目前,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82.7%的乡镇(办事处)、60.3%的行政村(社区)、22.4%的自然村(街道)成立了老年体协组织;在编专职人员526人,聘用人员3681人;各项目教练员13671名、裁判员6972名。,
三、结合省情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是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各级老体协着力增强老年人的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创新老年健身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体育健身成为更多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方式,采取组织发动、竞赛推动、典型带动、宣传鼓动的方法,积极动员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推动老年人健身活动组织网络化、健身科学化、活动常态化。省老体协积极组织参加中国老体协开展的各项交流活动和培训,组织实施全省交流活动和培训,各州、市、县(区)根据省的安排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各项交流活动和培训,乡镇、街道办事处就近就地为主,分散与集中,传统与现代结合,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比赛。我们在组织开展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过程中特别注意从我省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民族特色,发挥少数民族爱唱歌,喜跳舞的特点,将老年体育与民族民俗活动很好结合,积极创新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项目,努力发展民族体育项目,如陀螺、射弩等项目在基层开展很普及。丽江的打跳深受当地老年人欢迎,大理的白族霸王鞭、红河的彝族手盒操和省老体协编排的佤族加林赛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我省近年来非常重视创新有民族特色的老年人体育创新项目,参加中国老体协组织的两届创新项目大会均取得好成绩。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云南省创新项目交流大会,鼓励各州市因地制宜,创新与少数民族民俗活动相结合的老年人喜爱的健身项目,鼓励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到健身队伍中来,加快我省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推进场地建设是老年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支撑
近几年来,省老年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但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健身队伍的不断扩大,活动场地少、设施不全,特别是农村场地设施匮乏,成为了制约我省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因素。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各级老年体协把推进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投资力度,有力地促进场地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省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占地53亩,总投资近8000万元,由省政府全额投资,分三期工程投资建设,现已建成竣工交付使用,中心现有建筑面积8088㎡的办公活动大楼一栋,建筑面积8771㎡的综合馆一栋(含游泳馆、网球馆、羽毛球馆、多用途馆),建筑面积2851㎡的独立网球馆一栋馆内两块网球场,室外连片人工草地门球场6块,连片塑胶地掷球场8块,建筑面积1360㎡的配套设施泰山宾馆一座。中心内绿化、美化工程按中等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目前活动中心已成为设施较为齐全、环境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人气兴旺的健身乐园。德宏州政府投资2000万元、丽江市政府投资2100万元修建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已投入使用;保山市政府投资1500万元修建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计划今年6月投入使用;普洱市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曲靖市各级政府2013年投资县(区)级场地设施建设经费604.2万元、投资乡镇、村社老年活动和场地设施建设经费1305.4万元,截止2013年底在乡镇共完成“四个一”工程建设(一块门球场、一块地掷球场、一个活动室、一支文体队伍)415个,在村委会和社区完成“三个一”建设(一个文化广场、一个活动室、一支文体队伍)1360个,建老年活动室3085个。部分州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正在抓紧筹建中。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我省老年体育“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把老体协建设成为党和政府紧密联系、关心广大老年人的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和谐社团,锐意进取、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开创老年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