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协会

地址:北京崇文区体育馆路9号
邮编:100763
电话:87182450/87182417/87182163
传真:67133577
邮箱:zhongguoltx@163.com

首页 >> 活动信息

四川:以国家战略为契机 奋力推进老体事业创新发展

2015-04-27 14:16:00 华奥星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下发后,我们组织了专题学习,结合四川老年体育发展的实际,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对全省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部署。

  国发〔2014〕46号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已将全民健身视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将全民健身摆在了重要地位。在这一重大决策的指引下,党和政府将更加关心重视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加大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将不断改善全民健身的场地设施条件,将大力推广和普及大众健身项目,将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身、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等等。老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是全民健身的基础人群、骨干力量。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惠及广大老年人,将为老年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老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美好前景,对我们各级老体协的要求更高、责任更重,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认真学习贯彻国发〔2014〕46号文件中有关指导老年体育发展的政策和规定,奋力推进老年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老体协领导班子要有新作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要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老体协领导班子首先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工作才有新作为、新亮点。为此,我们于2014年7月召开了有各市(州)、省级行业系统老体协和省老体协各分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推进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学习研讨班”,省、市(州)老体协主席带头发言,与会同志深受教育和启迪,形成很多共识,为创新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将迎来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的美好春天。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的战略部局谋划和推进老年体育工作;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主动探索、主动争取、主动作为的积极性;要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在工作上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使老体协工作和老年体育事业适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

  解决工作难点要有新突破。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和经费问题,是长期制约老年体育发展的难点。国发〔2014〕46号文件对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作出了回答。文件要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各级政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统筹规划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布点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公众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镇、行政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同时,也对新建居住区、社区和老城区群众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发〔2014〕46号文件还规定:“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要安排一定比例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上述政策和规定的全面实施,必将更好地解决老年人健身场地和经费问题。还没有解决老年人健身场地和经费的地方,老年体育组织应依据国发〔2014〕46号文件,主动积极地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老年人健身场地、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解决实际困难,为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创造良好条件。6年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意见》(川委办〔2009〕23号)中关于解决老年人健身活动场地、经费的要求,与国发〔2014〕46号文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实践也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目前,我省除民族地区的少数县外,其余市(州)县(市、区)政府已将老年体育活动经费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成都市已达到200多万元,同时,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条件也不断改善。基层老体协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广场、健身步道等社会资源组织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新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馆。成都市投入8000多万元改建的占地20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将于今年投入使用。乐山市投入3亿多元新建的占地60亩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含老年人体育健身场馆)即将交付使用。凉山彝族自治州已确定投入1个亿修建占地25亩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南充市、攀枝花市也已规划新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投入上亿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四川省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我们要进一步以国发〔2014〕46号文件和川委办〔2009〕23号文件为依据,积极推动老年人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努力破解老年体育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人才队伍要有新壮大。推动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关键在人才。国发〔2014〕46号文件要求,完善人才培养,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我们要加大人才培训的力度,省老体协每年举办的培训班数量和经费要不断增加,为全省各地培养更多的教员和项目骨干。各市(州)、县(市、区)老体协都要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作为硬任务,年年搞培训,持之以恒,做到每个老年人健身队和健身站(点)都有辅导员和带头人,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抓人才培训,培养出老年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适应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活动开展要有新特色。国发〔2014〕46号文件强调,“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休闲运动项目”。老年体育组织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宣传、团结、带动、服务广大老年人健身。我省每年要组织12个以上项目的全省性老年体育比赛,各市(州)、县(市、区)以及行业系统每年也要举办6个以上项目的老年人体育健身交流活动或展示,以此引导更多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各级老体协一定要秉持健老人之身、乐老人之心、解老人之忧、做老人之友的理念,全心全意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服务,努力做到“活动对象普及化、活动项目多样化、活动方式灵活化、活动开展经常化”,尤其要大力推广普及广大老年人喜爱的新项目和科学、安全、有效的地方特色项目,让老年人文体健身活动风靡城乡。

  健身项目要有新拓展。老年人健身,项目是载体。我们要通过抓项目建设促进创新发展。既要开展好传统健身项目活动,又要有创新,推广新项目,开展新活动。中国老体协张发强主席在出席纪念四川省老体协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四川少数民族多,四川人能歌善舞,一定能够创编出一批更好的、更适合老年人参加活动的健身方法。这是中国老体协对我们四川的殷切希望。我省各级老体协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组织专门人才挖掘、传承、创新和创编具有四川特色、又便于推广、适合老年人健身的新项目,打造出四川的精品和品牌,使老年人健身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益智健身。

  健身的老人要有新增加。考核衡量老年体育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参加健身活动的老年人数的多少。老体协的工作,必须讲老年人参与的普及度、广泛度。我们要通过加强宣传鼓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带动吸引,通过先进典型引路、个别帮助引导,最大限度地把能够参加活动的老年人都发动起来参加文体健身,使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年年都有新增加,力争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老年人达到全省老年人总数的65%以上。

  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

(责任编辑: 于红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