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招远市地处胶东半岛,渤海之滨,全市不足60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2.8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2.65%。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把组织发动中老年朋友科学健身、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本,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老年人健身项目众多,健身球是其中之一,该项运动以简单易学、文体兼具、不择场地、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运动风险少、健身健美相结合等优势,在众多健身项目中脱颖而出,其参与面广,发展迅速。自2003年进入招远之后,很快风靡全市。现全市共有150多支队伍,参练人数突破6000人,仅城区就有41个活动站。2008年,招远市被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评为“健身球之乡”后,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支持该项活动的推广和发展,市老年体协也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这主要是:
一、强化领导机构。市里成立健身球推广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老年体育工作的副市长和市老年体协主席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老年体协舞蹈工作委员会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农村、市直各部门也都效仿市里成立起相应的健身球推广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老年体协主席任副组长,都把推广、普及、提高、发展健身球运动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城区建起41个活动站,乡镇、农村也分别依托文体活动中心和文化大院,组建起健身球活动队。这样,层层加强领导,为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推广、普及、提高、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搞好场地建设。健身球运动虽然较轻便、灵活,但练打要有场地,所以,搞好场地建设很重要。2008年,我市被评为“健身球之乡”后,市委、市政府把场地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府明文规定:各级要把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全民健身实施工程,科学布局,统筹安排。旧村改造、住宅小区建设、公园广场建设、新农村建设,都要规划配套建设适宜老年人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为促进健身球运动发展,市里拿出800平方米活动室作为健身球发展的室内活动场所。同时,决定将1.2万平方米的原文化博览中心改造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现已投资540万元,改造完成了6000平方米,整个工程三年内完成。该项工程完成后,将为发展健身球运动提供更好的室内外活动场所。在乡镇、农村,按照“六个一”,即“每个村都要有一处健身娱乐广场,配一套音响,竖一盏广场灯,建一条健身路径,建一处活动室”的要求,加大场地设施建设投资。至目前,全市724个行政村,已有586个建起了老年活动室。建室外活动广场320个,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这为健身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另外,市里还在资金、活动经费方面加大投入,市政府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发展健身球专项基金。各乡镇、部门也都不少于5千元。
三、抓好骨干培训。在推广健身球运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建立一支奉献精神好、业务水平高的骨干队伍,对促进该项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一直把培训骨干队伍作为推广该项运动的重点工作来抓。
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送出去学,只要全国、山东省和烟台市举办健身球培训班,我们都积极争取参加,先后送出去28人次参加各级培训班。二是我们自己办班培训。2004年以来,老年体协每年都举办一期健身球培训班,将1——10套健身球逐年逐套教授给乡镇和市区活动站的骨干。三是指导乡镇和市直部门办培训班。在乡镇,有的把各村骨干集中到乡镇教授,有的把周围村骨干集中到中心村教授,也有的带领骨干到一个村教授。通过近十年的努力,现在全市共培训健身球教练员1140多人,其中国家一级36人,二级48人。全市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骨干队伍。这些骨干活动在基层,从市区到乡镇到农村,一级一级地抓,健身球一套一套地教授和推广,使全市健身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如今年77岁的滕希香,对推广健身球着了迷,有时做饭或做其他事情,突然想起某一动作是否到位,就立刻起身练起来,忘记正做的事情。有一次,她正在家里做中午饭,锅里做着红烧鱼,这时突然想起一个健身球动作不太会,就练起来了,忘了锅里的鱼,直到闻到了糊味,才想起做鱼的事。老伴开玩笑说:“你怎么像得了神经病一样。”她学会了健身球,就教给大家,大家学会了又回自己小区教别人,就这样使练健身球的队员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她女儿去美国上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有一年市里举行健身球比赛,她正在组织大家练球,准备参赛,这时女儿从美国打来电话,叫她们老两口去参加她们的婚礼。丢下排练去参加女儿婚礼,舍不得,不参加女儿婚礼也说不过去,她考虑再三,决定不去参加女儿婚礼,一心一意组织参赛。女儿只好找个朋友作为娘家人出席婚礼。第二年她去美国参加女儿结婚周年庆典,女儿从冰箱里拿出保存一年多的结婚蛋糕给她吃。这时,滕希香的热泪再也止不住了,像断了线珍珠一样,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她回忆说:“这件事虽然过去许多年了,但至今想起,心里仍然酸楚不已。”
从法院退休的陈玉香家住文化区,这里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为扩大文化区练健身球活动的人数,她多次利用晚上到西大道旁、家家悦超市、北关西村等十多处人群多的地方说服、动员姐妹们到这里来,参加健身球运动。她还利用电话联系同学、朋友、熟人,动员他们参加健身球活动。一些老年人来了,但接受能力相对较迟缓,陈玉香就一招一式,反复说教,手把手,百问不烦,大家都说老陈说得明白,做得标准,跟她学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第三届老年人运动会上她带领8姐妹代表罗峰办事处参赛第七套健身球比赛,得了金奖,2013年她的站点被评为先进活动站。
还有一位健身球骨干叫彭桂华,她丈夫半身不遂。她每天给丈夫整理好了衣服,用轮椅推着他去练健身球。天暖和还好说,天冷了,她给丈夫盖上暖暖的小被,把脚保护好,周围的人看了很感动。虽然生活艰难,但她始终也没有放弃点上的活动,一直坚持到现在。2012年夏天,她去教新排练的健身球。为了尽快教会他们,彭桂华不辞辛苦,天天去教球,回来晚了,草草做点饭,吃了再去活动点,有时连饭也吃不上。下雨天,她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把着车把骑自行车,从不迟到不早退。她有慢性胆囊炎,痛时就用水杯子,倒点热水上热敷,坚持不回家。大家都很感动,说“彭老师这么大岁数,一分钱也不挣,这么辛苦教我们,我们真得好好学。”
由于这些骨干人才的带头作用,使我市的健身球运动越来越红火。从城区到乡镇,由乡镇驻地到广大农村,形成一道颇为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四、积极开展活动。为了推广、普及健身球运动,不断提高水平,增强健身效果,我们最为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积极开展活动。一是通过城区各活动站点和乡镇农村的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组建健身球队伍,常年坚持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水平,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加。现在,城区41个活动站和大部分乡镇、重点村都组建了自己的健身球队伍。二是利用重点会议开幕式、节庆日举办大规模健身球展演,以提高老年人打健身球的兴趣。如每三年一次的老年人运动会开幕式、每年的全民健身日、重阳节,我们都组织上千人的健身球爱好者出场表演。市委、市政府每年举办的黄金节开幕式和其他一些重大庆典活动,也争取让健身球项目登台表演。同时,还组织健身球队伍进社区、进企业、进敬老院、进旅游景点进行表演。三是抓比赛,促水平提高。市里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性健身球比赛,乡镇、农村也利用节假日举办比赛。除此之外,我们认真组织骨干团队参加山东省和烟台市举办的健身球比赛,广大老年人对展演和比赛都非常重视,赛前几个月就认真学,认真练,请教练做指导。许多老年人说:“参加一次表演或比赛,就像小学生做一次考试,考前一定要认真准备,争取考个好成绩。因此通过表演和比赛,使我们的健身球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尤其近些年来,我们的代表队多次参加山东省和烟台市举办的比赛,均获得最佳奖。
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该项运动发展,我们也做了一些新的思考。我们认识到,虽然近些年来,我市该项运动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普及性依然不足,还存在许多死角,参加人数仍有局限。所以,我们准备采取一些新的措施,以推动该项运动发展。
一、进一步抓好教练员培训班工作,以培训更多的教练员,尤其为广大乡镇、农村培训更多数量的教练员,让他们在基层充分发挥作用。
二、举办两个比赛。一是教练员比赛,就是以乡镇和市直部门为单位组织教练员队伍比赛,以促进教练员队伍水平提高。二是以各活动站为单位,举办健身球展演比赛。这个比赛的评判标准不光以整齐性、准确性为准,还要比赛参加人员多少。
三、学习青岛的经验,推广行进健身球活动。就是把练打健身球与广场舞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学习青岛创编的节目外,还以我们自己创编的金都招远快乐舞步健身操《我的家乡是招远》音乐为配乐,开展我们自己的节目。我们认为,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将会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健身球运动的行列,从而把我市的健身球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山东省招远市老年体协
(责任编辑: 于红立 )